如果說宋南樓是想不到自己在列傳中的描述,那溫循就是想不到自己會進列傳。
若讓溫循來評價的話,她一直覺得自己其實沒建立過什么大的功勞,只是運氣太好,一直能搭上其他人的順風車。
南地雪災一事上,具體謀略有皇帝負責,旁的行動有同僚襄助,她頂多也就是親自上陣,砍了幾個叛賊而已。
后面帶兵去北地拉練順便堵死了叛賊撤離路線的經歷,在流程上則完全是雪災事情的復制粘貼皇帝統籌全局,同僚在旁配合。
溫循覺得自己當真是受運氣庇佑的人。
她有著良好的職場環境,同僚從沒貪墨過她的功績,君主則始終對她有著合適的安排,在前、后、左、右四營都缺人的情況下,將溫循派在了事情相對容易處理的南地,雖說也有人提醒過,南邊多蟲瘴之氣,她也的確不幸中了招,不過沒病上兩日,建平那邊就派了大夫過來,為營中的病人帶來了皇帝的關懷跟藥方,同時提醒他們,可以多與本地土人交流,了解當地情況。
關懷、照顧、支持、引導遇見這樣一位又像師長又像父母的君主,實在是她的運氣。
等到溫循年紀漸長,從南地被調到西邊,又帶兵震懾了一下外面的不大安分藩屬國后,周圍便開始有傳言,稱贊她大有高祖之風。
溫循依稀覺得,聽到這些贊譽的自己似乎應該驚懼一下,卻實在是醞釀不出對應的情緒。
她曾經做過一些夢,在那些夢里,自己有著更重的兵權,更高的戰績,更多人的擁戴
以及更慘烈的下場。
夢里的皇帝與當今天子不同,是個色厲內荏,而且缺乏可靠將領的獨夫,對方只能依靠同族帶兵,卻因為那句“有高祖之風”而對溫循心生忌憚,又擔心萬一露出些提防之意來,會讓這位宗室大將直接帶兵翻盤,最終是笑瞇瞇地派人過去嘉獎,騙她入城,將她鴆殺于殿內。
溫循從未想過謀反,哪怕山河傾覆,國祚將盡,她其實已經做不到力挽狂瀾,也只希望能夠為大周的天下,最后盡一份力而已,對于天子,也只希望對方能允她死在戰場之上,此外便別無所求。
西邊的陽光似乎與中原也有所不同,曬得人懶洋洋的,溫循枕在自己的胳膊上,瞇著眼睛笑,不知第多少次重復那句話“我真是一個運氣很好的人。”
大周的將領從不用擔心因為擁兵自重被中樞忌憚,他們也絕不會因為自身表現太出色,從而觸發主弱枝強的問題天子知人善任,會給有才能之人最大的發揮空間,而且她本身異常強大,是大周無可爭議的最高支柱,令所有人心悅誠服。
來到西地后,溫循跑過了許多地方,她先是待在丹州,等朝廷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后,又跑去了臺州的西側,那邊有許多外來的商人,他們還帶過來一種特別的動物,名叫做駱駝。
溫循想讓天子也能見到西邊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就把駱駝還有各種來自西域的植物種子送到了京城,并派人看護往來的商隊。大周的玻璃、絲綢、茶葉、棉布、柘糖源源不斷賣到了西域,外域的金銀也如流水一樣,涌入了大周的國庫當中。
來自外域的香料跟馬匹、駱駝在建平太康兩地風行一時,城市的街頭出現了具有西域特色的小吃。
她注視著,丹臺兩州從未落后的蠻夷之地,變得愈發繁榮富庶,不斷有外藩入京朝見,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那些小國的君主心甘情愿地依附于大周,對天子稱臣。
與同時代的名將相比,溫循并沒有經歷過大型戰事,她最出色的戰績是帶領五百騎兵出塞,聯合那邊的許多小國,組成了一支六千余人的隊伍,大大震懾了有心犯邊的外夷。
作為一名武將,溫循并不追求赫赫之功。
對她而言,最好之事,莫過于生逢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