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雖然意見頗多,但在封賜功臣這一點,都迅速達成了一致。
在大周,立下大功之人的家族,通常都有爵位傳承,每一代天子在登基時還會額外加恩,蔭德其后人,哪怕這些家族已經很久沒人在朝圍觀,也會有所表示。
宋氏,杜氏,趙氏,陸氏等等,都是世家大族,而且素來德行昭彰,朝廷這邊也痛快地給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蔭官名額。
在議定了蔭官問題后,終于輪到了今天的戲肉,大臣們開始商議,朝廷各部主官的缺失問題。
溫晏然留意到,在一群朝廷要員里頭,盧沅光算是對今議主題比較不熱衷的那一個。
她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對方的心思盧沅光在年輕一代里固然算是精英,但受工齡的限制,根基不算穩固,就算想提拔心腹擔任緊要職務,也找不到那么多合適的人來,而且在戶部尚書缺位的情況下,盧沅光能一手把控部中大權,但若是空降一個上官過來,今后的日子怕沒那么好過。
御座上的溫晏然面上露出一絲笑影。
朝廷里的忠臣還是不少的,但完全聽從溫晏然命令的臣子就不是那么多,畢竟按照現在的主流觀點,完全按照皇帝的意愿行事,叫做“曲承上意”,從歸屬范疇上看,得劃分到奸佞的技能列表當中。
這些天一直在為手下奸臣不夠使而嘆息的溫晏然開始轉換思路現成的奸佞固然不常有,但只要培養的目標多了,總能出現幾個合適的。
盧沅光想繼續掌控戶部大權,要么是袁太傅那一派官員開口,舉薦她成為戶部尚書,要么是由溫晏然親自提拔。
溫晏然不記得自己有在評論區看到太多跟盧沅光相關的內容,所以這人多半不是如袁言時一樣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忠臣,具備培養的可能。
她才稍稍坐直了身體,下方的賀停云立刻開口,請天子就他們方才的工作內容加以點評批示。
“太傅。”
袁言時立刻把身體轉向前方,保持著坐姿向天子行了半禮“臣在。”
溫晏然“有勞太傅,將三品以上要員的空缺,擬了條陳給朕。”
正常來說官吏選拔得吏部來牽頭,但前吏部尚書跟前戶部尚書一樣,都遭遇了先帝無情的清洗。
袁太傅應聲稱是,其余大臣心中各有盤算,不知道皇帝是想仔細考慮選官的事情,還是暫時不打算給出明確回復,并借此機會,敲打一下大臣。
溫晏然又把大理寺卿陶素給喊出來“之前季逆叛亂的事情審得如何”
禁軍內衛統領叛亂,如季躍這一類的首腦人物都被關押在幽臺中,次要人物才放到大理寺里,而且朝臣們都風聞,新帝對此事頗為在意,就算大理寺卿想提審首腦,也得有她的口諭,而且整個提審過程,都需要在一個池姓女官的注視下進行,理由是便于事后回稟。
這個指令不太合規,正常來說得遭到御史的勸誡,好在現任的御史臺大夫賀停云是被溫晏然提拔到當前位置上的,加上事由特殊,就保持了最大程度的緘默。
新帝如此重視,大理寺卿也不敢怠慢,從袖中取出條陳,雙手捧著,小心地放在內侍拿著的木盤中,再經由內侍檢查后再轉交給皇帝。
溫晏然第一次體驗上述流程的時候,覺得“圖窮匕見”這類事例真是給皇帝們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