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晏然琢磨,反正從人類的客觀生理極限上判斷,對方應該活不過自己,等日后站穩腳跟后,她把對方免冠去職便罷,不需要下太狠的手,而且說不定以對方的中直,在發覺自己昏庸的本職后,會選擇主動棄官而去。
只是一目十行看過評論區的溫晏然并不清楚,很多時候,像“大x忠臣”之類的形容,只是讀者們在說反話玩梗
天子從原來的偏僻居處搬出來后,暫時就定在西雍宮中起居,大周的禮教并不森嚴,加上這處宮殿位于內廷與外廷交界之處,也具備著召朝臣過來議事的功能。
袁太傅進殿的時候,注意到天子近侍中多了幾個生面孔,目光微微一頓。
他日前也聽聞過,溫晏然日前閑逛之時在宮中隨手指了幾個與自己一般年紀的少年男女進西雍宮侍奉,這些少年男女只曾在少府中經過一些簡單的訓導,還不足以擔任正式官職,此前也沒跟溫晏然有過接觸,并非這位小皇帝埋下的棋子,而且天子似乎也并不指著對方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只是擺在面前,閑談游戲而已。
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當真是好苗子,不經過一段時日的悉心培養,也起不了大用。
如果溫晏然不是照著評論區劇透指的人的話,那袁太傅的推斷其實還挺符合常理
少府中的人多是宦者與女官,他們負責皇家的財政管理,很多終身服務于宮廷,照顧皇室成員的衣食住行。
除了本來侍奉在周圍的人手外,溫晏然又額外點了幾個人充當天子近侍,其中包括一個名叫張絡的小黃門。
在某些劇情分支中,對方能成為宦官專政集團中的首腦人物,在掌權期間迫害了大量的朝廷官員,以斂財無厭著稱。
除了張絡外,還有一名名叫池儀的宮女,在另一條劇情分支中,本是漿作宮人的池儀因為天生聰穎,被選入宮廷,又在勞作之余,接受宮廷女史的教導讀書識字,然后從底層女官做起,一步步成為深受皇帝信賴的內尚書,實質上掌控了整個宮廷,一言一行都能影響詔令,在池儀最顯赫的時候,朝中高官的任免都由她一言決之,被皇帝親口呼為內相。
兩人當權的時候,都因曲承天子之意而受到重用,并大肆排除異己,收攏權勢,是赫赫有名的奸臣。
溫晏然把這二位都收攏到自己身側,顯然是希望他們能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外人看來,池儀跟張絡的資歷太淺,年紀又輕,身上也并無職分,只是兩個尋常宮人而已,只當他們是因為年齡與皇帝相近,才投了這位天下至尊的眼緣。
袁太傅只是掃了兩人一眼,并不多在意。
他今天過來,是為新帝講解禁宮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