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云舟看了攤主一眼,聽口音明顯不是本地人,估計是最近才來s市的。不過s市的經濟確實比華國很多城市發展得要好,每年流入的人口都很多。
他對這種現象習以為常,半蹲下來慢慢查看瓷器。
這幾天他也去過別的攤位,記憶最深的是前面有個攤主直接將瓷器大咧咧的擺在地上,周圍沒有一點防護。古玩市場上人多,瓷器又易碎,一不小心打碎了就得賠償。
據說上個月就有顧客以攤主訛詐為由報了警,當時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在古玩市場上很是引起了一番議論。
然而這種糾紛很難判定是誰的責任,在民警的調解下顧客是賠付了一部分金額,勒令攤販改正似乎也沒有太大用處。
總之,云舟以后見到這樣的攤位都繞道走。
而眼前這個攤主則不同,他在瓷器底部鋪了厚厚的絨布毯子,邊緣也做了防護,這樣即使瓷器倒下也不會打碎,很是用心。
云舟對他的觀感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二十多件瓷器中,他一眼就看到了擺在最中間的雞缸杯。
說到雞缸杯,想必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它的大名。
在港島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明成化的斗彩雞缸杯以28億港幣約合23億rb落錘,這個成交價刷新了華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明代以斗彩聞名于世,成化雞缸杯作為酒器,傳說是成化皇帝朱見深為了取悅自小陪伴自己的萬貴妃特意燒制,是成化皇帝最愛的御用酒杯,十分珍貴。
明萬歷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萬歷野獲編亦有“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之記載。1
明萬歷距成化僅經過百余年,便已珍貴至此。
著名收藏家馬先生曾計算過,按照明代當時的物價,值錢十萬就相當于五千多萬了。而現在已經過去了四百年,28億港幣貴嗎
似乎也不算太貴。
正因為雞缸杯如此貴重,自明嘉靖時期開始,仿制成窯雞缸杯者便絡繹不絕,后以清代康雍乾三朝仿燒最為成功。
同樣是在港島蘇富比拍賣會上,清雍正斗彩雞缸杯一對拍出了3300多萬港幣的價格,不禁令人驚嘆,即使是仿制的也如此值錢
不過,這與瓷器的制造工藝和精美程度有關,不是每只斗彩雞缸杯都能拍出這么高的價格。
明成化雞缸杯現存極少,全世界加起來不過19件目前已知,除了4件為私人收藏之外,剩下的均在各大博物館中收藏。
云舟眼前的這只肯定不可能是明成化時期的雞缸杯,或許是清代仿制的,當然更有可能是現代工藝品。
他將其輕輕拿起仔細觀察,用手指丈量了一下杯口,尺寸和成化時期的雞缸杯一致,直徑為8公分左右。
這是正常的,除了乾隆時期進行了雞缸杯的創新之外,其他仿造的必然與真品尺寸相差無幾。
成化雞缸杯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杯壁薄如蟬翼,胎體潔白,迎光可透。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后世都燒制不出這么完美的瓷器,足見其工藝精湛。
而眼前這只雞缸杯內壁光素,釉面滋潤、勻凈瑩亮,雖然達不到明成化時期的薄如蟬翼,但釉質細膩,頗有幾分韻味。
杯身則完全仿造成化雞缸杯的圖案,部分有些脫色,以洞石花卉為間隔,組成了兩組畫面
一面是雄雞與雌雞相對,雌雞似正欲啄食,三只小雞圍繞在周圍;另一面則為雌雞俯首啄食,雄雞回首相望,小雞環繞周圍玩耍。
兩幅畫面生動活潑,暗示了成化皇帝對萬貴妃的依戀之情,同時寄望家庭和睦、宜子多壽的情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