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把古琴還能彈奏嗎”薛一凡小聲問。
“應該可以吧。”洪海語氣有些不確定。他對古玩是有了解,但對于音律一竅不通。不過從古琴保存的完整性來看,應該是能彈奏的。
可惜的是,現在能彈奏古琴的人鳳毛麟角,很多曲目指法都失傳了,古琴也變成了一項極為小眾的愛好。
即使這把古琴能彈奏又如何洪海可不認為這位老太太會彈奏古琴,畢竟祖上傳下來的古琴和自己會彈古琴是兩碼事。
云舟聞言不由得朝老太太看去,老太太此時正在低頭喝茶,因為角度問題少年沒有看到她的表情。
不過他注意到了對方手指上的繭子,或許
“大少,古琴我們看好了,這幅畫你看得怎么樣了”
洪海三人欣賞古琴也有一會兒了,正常來講以徐大少的眼力很快就能將古畫搞定才對。
徐澤可是真正的古玩世家出身,跟著徐老爺子看過不知道多少珍奇古玩,怎么一直沒什么動靜啊。
“我還在看,等一會兒。”
徐澤神色嚴肅,態度十分認真,專注的視線在畫面上流連,不放過每一個筆鋒以及墨色的勾畫,看得洪海幾人嘖嘖稱奇,難道憑徐大少的眼力也有看不準的時候
云舟也慢慢靠近了些,只見這幅畫尺幅很大,縱約120厘米,橫32厘米左右。
上面畫的有竹、山石和花中之王牡丹,均以墨色勾勒,未有色彩。
畫中的兩朵牡丹從山石中露出,分別位于畫面上方和下方,呈現對稱之感。牡丹花頭生動飽滿,花瓣成組落筆,花蕊之墨點大小相宜、疏密有致,層次感十足。
而上半部分有挺立的細竹置于山石之上,竹葉用鐵筆雙鉤,筆鋒凌厲,有一種錚錚不屈的氣勢浮現出來,云舟似乎能感受到作畫之人對于命運的不屈和對未來的期許之意。
整幅畫構圖奇絕,山石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墨色濃淡相宜,筆法自然從容,即使云舟對書畫感悟不深,也能看出作畫之人的不凡。
“嘿,讓我看看到底是誰的大作”
洪海從桌子另一側湊近,去看右邊的題跋與鈐印,“牡丹何事號花王,筆底翻增一段香。昨者喚人常估較,風塵終屬漢張蒼。
哎,字寫得真不錯落款是嘶,天池、山人”
洪海讀到最后一個字的時候聲調都變了,猛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臥槽,天池山人是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的畫再看鈐印,果然在落款之后蓋著“天池山人”及“袖里青蛇”兩方印。
云舟同樣神色震驚,天池山人是徐渭的稱號之一,連他一個不太了解書畫的人都聽過他的名號,只是沒想到會在這里見到徐渭的牡丹竹石圖。
徐渭這個人,文學造詣非常之高,在詩文、戲劇、書畫等方面都很有建樹,風格獨樹一幟,是華國“潑墨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
但同時,他的人生也十分悲慘。年少時被稱為神童,過目不忘,卻八次鄉試而不中,懷才不遇。
后來,在他的妻子、兄長、賞識他的人和母親一一離世之后,他瘋了,九次自殺,甚至要拿斧子砍自己的頭,最后在窮困潦倒中死去。
對于徐渭徐文長這位鬼才,從后人的評價中就能看出他的不凡。
鄭板橋曾說甘當“青藤門下走狗”,青藤居士自然就是指徐渭。
明末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濤也說,“青藤筆墨人間寶,數十年來無此道”。
齊白石甚至作詩“青藤八大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愿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3
甘為走狗這種說法雖然有點夸張,但足以說明徐渭在這些知名大師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