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舟聽到杜老爺子這樣問,毋庸置疑,一定是撿了大漏。
元青花的云龍紋大罐在拍賣行拍過兩三次,從層數來看大多為四層紋飾,但所繪的紋飾各有不同,龍有單條也有雙條,頸口有海浪紋、也有卷草紋。
它們的拍賣價格基本上都在千萬以上,一千萬到四千萬之間,這件元青花大罐的紋飾復雜精美,云龍紋為雙龍,價值預計在三千萬左右。
少年想了想,猜了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大概在五六十萬”即使這樣也有幾十倍的利潤了。
杜老爺子哈哈一笑,擺了擺手“不對不對,你說得太高了,往低了猜。”
“五萬塊。”
“太高。”
“五千”
“還要低。”
云舟的眼眸微微睜大,即使按五千塊來算的話,如今的價值也要超過五千倍了,居然比五千還低,那得低到什么程度啊
他試探性地說了一個更低的數字,“六百”
“差了一點,勉強算你過關。”
看著小徒弟一臉驚訝的表情,杜老爺子笑著道“那應該是二十年前快過年的時候,我回鄉下老家送年禮,看到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支了個小攤在巷子口賣咸菜。
這在鄉下挺常見的,家里腌制的蘿卜咸菜、黃瓜咸菜、醋蒜之類,都是自己種的,吃不完便腌制好了帶出來賣,一塊錢一斤。”
他繼續回想“當時我一看到那個盛放咸菜的壇子,就感覺有點眼熟。
那時候的壇子完全不是現在元青花云龍紋大罐的樣子,不然早被人買走了。當時去鄉下淘古玩的人不少,即使不認得元青花,清代的青花也挺值錢的。
我看到這個大罐的時候它表面刷了一層紅漆,看著就是個普通腌菜壇子,沒什么特別之處。
不過距離我收藏古玩也有十多年了,自認眼力還是可以的。有時候看物件不能光看它的紋飾、畫工,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器型。這器型厚實飽滿,短直頸,豐肩、弧腹,直徑比高度大,屬于元青花大罐的典型器型。”
云舟適時捧場“所以,您就去撿漏了”
杜老爺子神色得意“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走過去之后順著口沿摸了摸胎質,很厚重,胎土粗而不松,有明顯的氣孔和鐵黑點,不像現代仿品那樣細致;內里有用手抹的痕跡和壓痕,我心里便有了譜,覺得不離十。
借著問價用手在底部的圈足周圍摸了一圈,修胎不規整,有沙粒感,于是徹底放了心。”
云舟眼中滿是敬佩,單憑器型和胎質就能辨認出一件瓷器的真假和年代,這眼力真是太厲害了。
現在收藏界的大多數人會從釉色、做工和底足來加以區分,如果是他的話,就算這件東西擺在眼前也不一定能看出來。所以說,古玩界的漏也不是誰都能揀的。
杜老爺子笑得瞇起了眼睛“有了判斷之后,我直接把整壇咸菜買了下來,罐子自然也讓他勻給了我。
我記得當時一共是花了80塊錢,咸菜50塊,罐子30塊,如果按現在的物價來算,合四五百塊錢。
回去之后,我把咸菜挪到另一個缸里,把外面涂得紅漆一擦,就得到了這件完整的元青花云龍纏枝蓮紋大罐。”
“杜爺爺,您這個事跡都當做教課書式的撿漏了。”云舟贊嘆道,價值三千萬的元青花用四五百塊就買到了,足足翻了六萬倍
不過他隨即有了一個疑問“為什么要把元青花大罐刷上紅漆呀”
“這個嘛,因為一些時代的原因,為了保護家里傳下來的物件,很多人都會這么做。我也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對此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