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對方愣神的時候,放下瓷器瀟灑離開。
等他走了,攤主才回過味來,這是遇上行家了
這件瓷器是他兩個月前買了高仿的贗品之后,回去做舊而成。
古瓷經過幾百年的風吹日曬、歷史動蕩等外在環境的影響,肯定與剛燒好的瓷器不同,必須要做舊才能顯得取信于人。
首先埋在地里一個多月甚至幾個月,使其沾染上泥土的氣息,再處理掉表面的新泥,在底部的露胎處沾上一點年代久遠的沙粒或黃土,這就是出土瓷器的做舊。
根據腐蝕程度,還有土銹、水銹的做舊等等。
其次,年代久遠的釉上彩瓷上還會出現光澤度的變化。
新瓷器剛燒出來時表現非常光亮,而經過長時間的自然侵蝕之后,光澤減弱,會在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透明膜,有散光現象,俗稱為“蛤蜊光”。1
攤主用拋光打蠟的方法,在瓷器表現涂擦一些蠟,用麻布擦、再用綢布擦,不斷拋光,使其達到如蛤蜊光一般自然的光澤。
除此之外,他還在瓷器表面磨出一些使用痕跡,沒想到仍然被行家看了出來。
想到對方年紀輕輕的面容,攤主在心里搖了搖頭真是人不可貌相,眼力比很多老手都毒
不僅能分辨出贗品,連什么時候燒好的都知道,簡直神了。
在古玩市場逛了一圈后,云舟徹底明白了杜老爺子說的只要眼力夠強,任何套路都發揮不了作用。
或許是市場上仿制品的檔次不高,很多瓷器他基本上看幾眼、摸一摸就能辨別出來,可惜的是沒發現什么可撿漏的東西。
又是3個月過去,最新一批的碎瓷片送來,云舟打開之后翻了翻,不由得微微蹙眉。
上次便是這樣,民窯瓷片幾乎占了總體的80以上,能拼湊成的完整瓷器只有寥寥幾件。
不過想到對方也不容易,只是提醒了一下,沒有多說什么。
然而這次寄來的質量更差,里面還包含了不少沒燒好的、脫釉的碎瓷片,比起前幾次的質量遠遠不如。
這兩年來,他從瓷都購買碎瓷片也有七八次了,與金強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合作,給予他很大的信任。
但是這次的瓷片質量大打折扣,連一件可修復的瓷器都挑不出來。
云舟將沒燒好的碎瓷片拍了照片發給金強,直白道“這次的碎瓷片質量不行。”
金強這兩年靠著收集碎瓷片賺了四五萬塊,很珍惜這個生意,看到消息立刻回了視頻過去,苦著臉道“老板,真不是我偷懶,如今碎瓷片實在不好收。”
鬼市上的攤位基本搜刮光完畢,他換了其他地方,周末和朋友一家一家的收購。
這幾年,隨著古玩行業越來越火,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收購碎瓷片的人,專門收購一些帶底款的瓷片,留待升值。
加上金強一直在大批量的收購碎瓷片,有人便想著多賺取一些利潤,不輕易賣出。
簡而言之,古瓷片開始漲價了。
而且漲得不少,幾乎翻了一倍。
云舟聽完后,聲音格外平靜“怎么不早說”
金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個、我想著先盡力斡旋,實在收不到再跟您說。”
不知道為什么,明明對方看起來這么年輕,也沒有發火,他卻覺得有一種壓迫感從對面傳來,額頭不自覺地冒出幾滴冷汗。
他不知道對方收碎瓷片具體用來做什么,但每次都是上千片的收,這么龐大的數量實屬罕見。
在這樣的基數上翻一倍,一般人哪里吃得消啊
金強一邊解釋一邊在心里忐忑不安,完了完了,這么好的生意恐怕沒得做了。
碎瓷片漲價這么多,之前一次34萬,現在變成了68萬,一年四次,那就是30萬
照這個情形,以后很可能還要漲。
金強在腦海里飛快計算著,暗暗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