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的藏品自然是一早便確認好的。
在宴會開始前,統一擺在宴會廳的右側,周圍用紅色的綢緞圍了一圈,自成一個空間。
三件藏品分別放在單獨的木架上,外面罩了玻璃罩,供眾人觀賞。
區域的兩側均有保鏢守衛,中間站了兩位司儀,若是有人想要近距離欣賞,會由兩名司儀小心的將藏品放在鑒定桌上,供賓客仔細查看。
不過很少會有人這么做。
能擺在這里的藏品,肯定是經過幾位專家鑒定過的,為真品無疑。
倘若真的看中了,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價格,畢竟現場采用的是暗標競拍,無法得知別人的出價。
本次宴會是杜老爺子的75歲壽辰,作為老壽星,最先展示的是他所帶來的藏品顧景舟大師的紫砂云肩如意三頭茶具,市場價值至少八\\九百萬。
以他的名義舉辦的宴會,杜老爺子的藏品必然不能落于人后,也是三件拍品中價值最高的。
不過他這件紫砂壺是幾年前從朋友家里購得,當時的價格還沒有這么高。
主持人簡單介紹了一下這件藏品,“這是杜老珍藏了六年的藏品,顧景舟大師的紫砂云肩如意三頭茶具。
眾所周知,顧景舟大師是藝術界公認的壺藝泰斗,身價最高的紫砂藝術大師”
在主持人介紹的時候,司儀將這套茶具放在紅綢布上小心的托著,輪流放在餐桌上供賓客鑒賞。
兩名保安在守衛在兩旁,防止發生意外。
說是鑒賞,其實只會在前三桌上停留幾分鐘,其它桌只是簡單走個過場罷了。
流程結束,另一名司儀拿著木箱在各個桌前走過,想要出價的直接將便簽疊好后放在里面即可。
接下來是第二件拍品,書畫協會會長郭老所的鄭燮鄭板橋的竹石圖。
鄭燮是清代有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跨越康雍乾三朝,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其一生只畫蘭、竹、石,表明了他錚錚不屈的風骨,正如他所作的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他所畫的竹石圖有多幅,這一副為他七十歲晚年所作,尺寸較大,市場價值在四五百萬左右。
最后一件拍品是s市知名富商、古玩愛好者的羅總所捐贈,清雍正的祭紅釉梅瓶,價值兩百多萬。
這件瓷器由司儀拿著放在了第一桌,幾位專家已經看過,沒有問題。
云舟自從來到宴會之后忙著送上賀禮、與其他人交談,之后又去鑒定各位賓客所帶來的藏品,還未來得及欣賞這件瓷器,便將這只祭紅釉梅瓶拿在手里查看。
梅瓶是古代的典型器型,最早出現于唐代,為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能容梅枝而得名。
因瓶體修長,宋代稱為“經瓶”,為盛酒用器;明朝以后被稱為梅瓶,多作觀賞器具使用。
眼前的這只梅瓶高約23公分,口徑為5公分左右,器型挺拔俊秀、線條柔美起伏。
其通體施色澤濃艷的祭紅釉,內部施瑩潤的白釉,釉色均勻,對比強烈。1
瓶底以青花書寫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品相完美,為雍正朝單色釉的代表作。
無論從器型、釉色還是底款,云舟都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但是剛剛還支棱著兩只小小龍角吸收竹石圖中靈氣的小銀龍卻懶洋洋的蜷起了身子,沒有從梅瓶中吸走任何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