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陸谷點點頭。
這屋子之前有人住過,有人氣兒烘過,比那久不住人陰冷潮濕的空房要好,以前是賣針線雜貨的,不沾太多水潮。
陸谷一邊哄孩子一邊打量,除了窗子有點小,這鎮上的臨街鋪子不如他們鄉下房屋寬敞,不開窗開門時,房里顯得昏暗一些外,別的倒還都好。
靈均坐了這么久騾車也困了,拍了沒兩下再次睡安穩,他聽見外面的動靜,給孩子蓋好被子,又拿一個枕頭擋在床邊,這才出去看。
肥豬四肢的繩子解開,沈玄青在前面拉它脖上的繩,沈堯青在后面趕,其他人不太好幫忙,只在后頭跟著,一同往后院去看。
后院靠東邊的墻角是搭建起來的草棚,草棚底下是灶臺,大鐵鍋已經放上去了,草棚里還堆了一堆干柴火,而在灶臺另一邊是個空水缸,傍晚再挑滿不遲。
而靠著過道墻壁,用泥巴和木頭壘了一排有陸谷小腿高的泥木架,是來放兔子和雞鴨竹籠的,活的禽畜要養一段時日,如此把竹籠架上去,糞便從兩根木棍中間的空當處掉落,就好鏟走,省得堆積在籠子里,將雞鴨兔子身上弄得太過臟臭。
過道因狹窄,靠墻壘了一排長長的泥木架,沈玄青之前跟他說,試過籠子,只過道這一排,就能放二十只禽畜的籠子,而在屋子后面的寬敞處,靠著后墻弄了三排稍短些的泥木架,每排大約能放六只。
拉過來的十五只兔子和十只雞十只鴨還在楊家,這些泥木架暫且夠用,到后面若不夠的話,還能順著過道再壘一段泥木架。
后院小,不過除去三排泥木架,還有空地兒,在靠屋子的墻壁角落打了木樁,沈玄青把豬拴好,明天早上要殺豬開張,今日就不必喂食了,給些水就成。
見鋪子里各處都拾掇的妥當,衛蘭香對兩個兒子徹底放心了。
“你們坐下歇著,我到街尾去打水。”因這回有兩只騾子,沈堯青用扁擔把新舊兩個木桶都挑上,省得不夠,他們這幾個人也要喝呢。
因門外有兩架騾車,一家子就坐在鋪子里,只進屋子看了眼,再者靈均還在睡覺,不好說話。
昭兒路上睡了一陣,剛進吉興鎮就醒了,這會子正精神。
沈玄青從房里把那兩把椅子拿出來,加上外面這四張凳子,剛好夠他們六個大人坐,見昭兒撅起屁股往椅子上壓,搶了紀秋月的椅子,他笑著說“我到隔壁借一把回來,等會兒咱們到隔壁面館吃個飯,下午在鎮上轉悠時,再買幾個板凳,明日師父師娘他們要過來,不能沒地兒坐。”
“這是當然。”衛蘭香點著頭附和,出門在外的,禮數都周全了,生意才好做不是。
沈玄青借了把椅子回來自己坐下,都說舟車勞頓,別看只是在車上坐,顛簸一路也不容易。
衛蘭香許久都沒坐過這么久的騾車,于是笑道“說下車了,我怎么還是覺得在搖晃,活像是還在車上。”
“我也是呢。”沈雁應和道,她進了吉興鎮后有些興奮,看什么都新奇,這會子臉頰紅撲撲,說話輕快脆生。
連陸谷也有這種感覺,他坐在沈玄青旁邊露出笑顏,沒有多說話。
等沈堯青挑水回來,眾人喝過水解渴,再歇息一陣,胃里實在餓了,就到最近的隔壁面館吃了頓飯,一人要一碗面,再一葷一素兩道菜,趙婆子瞧見他們家一個個穿得都干凈齊整,連昭兒都長得白白胖胖,心中歡喜,還給孩子掰了一小塊糯米芡實糕。
他們今日在路上走得慢些,吃完飯都到下午了,西興街有間客棧,離他們并不遠,沈玄青沈堯青一人牽一個騾子往那邊去,沈堯青把林守義家的騾車牽進側門,有伙計瞧見,立馬就過來接手,把騾車卸了,騾子給拴好,又往槽里抱草料。
夜里要住在客棧,沈堯青從側門院子出來后,就帶著家里人進了客棧大堂,定下兩間房,一間衛蘭香和沈雁的,一間他和紀秋月昭兒住。
至于陸谷,晚上帶著小靈哥兒和沈玄青睡在鋪子里就行。
客棧定下后,這會子還不急著住進去,沈玄青要到楊家去拉雞鴨兔子,其他人跟著過去,在楊家坐一陣說說話,來了總不能不去見。
一進楊家院門,嚴氏正在給大孫女楊妮兒扎玩瘋散亂的頭發,妮兒如今已有八歲了,個頭比陸谷原先見她要竄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