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言琛轉頭又問“死亡時間可以更加具體嗎”
沈君辭道“我推測,是在一年前的盛夏,大約是79月的暑假期間。”
如果是冬天,溫度不夠,尸體可能會腐化,難以形成干尸。
顧言琛繼續追問“其他的還有什么可以確定的”
沈君辭道“我進行了頭骨掃描,嘗試進行面部復原。”
這是一項較新的技術。
市局這里有全套的三維建模設備,可以極大程度地還原死者的生前樣貌。
干尸完整保留了女人的頭部骨骼和肌肉,反向復原不是很難。
正說著,解剖室里的電腦發出一聲滴的提示音。
沈君辭走過去,發現頭部復原已經完成,電腦自動給出了一張根據頭骨和肌肉進行復原的圖片。
沈君辭用鼠標點了一下,在屏幕上出現了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子。
女孩子看起來二十多歲,長發齊肩,甜美好看。
沈君辭根據尸體的骨骼,發型以及面部特征進行了一系列的微調。
隨后他又輸入了女人的身高,體重,以及尸體被發現時的服飾。
很快,軟件又給出了一張正面全身畫像,看起來就像是一張標準照。
沈君辭打印了畫像遞給顧言琛“你們可以用做參考。”
顧言琛接過圖片,道了一聲謝。
現在有了模擬圖像,能夠幫助他們更快確認死者身份。
然后沈君辭又給顧言琛看了看一旁割下來,泡入水中的右手食指。
失去水份的指頭像是一根細瘦的爪子,沈君辭解釋“想要指紋復原需要等上十天左右,完全浸泡后再進行成像。如果還原情況不好,還需要注射石蠟。”
戚一安聽到這里,覺得信息得差不多了,再細致就要等進一步的檢查結果。
顧言琛卻繼續追問“沈法醫,還有其他的信息嗎”
不同的法醫面對同一具尸體,能夠得到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知曉得多,有的人卻發現得少。
從一具無名尸體上,可以解讀出什么
上面蘊藏的細節可能會比大部分人猜想得還要多。
法醫人類學進行了歸納總結,可以從觀察,測量,統計,測定等多種方式對死者了解更多。
這就像是一道出給法醫的謎題。
考驗的不僅是法醫的經驗,細致程度,還有天賦。
沈君辭道“其他的都是與案情關系不大的,還有很多只是我的個人推斷,沒有理論依據,是不會寫在法醫報告上的。”
那些發現甚至談不上線索,有時候那些微小的細節還會把警方引入歧途。
顧言琛靠在了一旁的桌子上“你說吧,我會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