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變長,矛盾會升級,那些老人們仿佛不是在花自己的錢,而是在花業務員們的錢。
那時候稍加引導,就會讓業務員意識到。
最便捷的獲利方法就是老人死去,這樣,他們就可以穩妥得到這筆遺產,因為死去的人就不會消費了
如果對方不死呢
是否可以殺了他
明明已經老到步履蹣跚,可是還在喘氣,還在吃飯
很多人根本無法做到,等著老人們自然死去。
日積月累的貪婪與惡意足以把一個正常人壓垮。
一旦墮入了這種模式,業務員就會逐漸被魔化,被自己的貪婪吞噬,顯出魔形。
殺人,放火,又有什么是干不出來的
坐在沈君辭身邊的顧言琛也明白了那些兇手的殺機。
孟師制造了一個完美的殺人陷阱,誘使人們犯罪。
這樣的講座和引導肯定不止一次。他們會逐層篩選出他們想要的人,隨著被洗腦的次數增多,人心會發生變化。
隨后,這些經過多次洗腦的瘋子就會被放回塵世。
那些業務員每一次接近那些老人,嘴角滿是笑意,心里想的都是你們怎么還不死一旦你死了你的錢,你的房子,就全部都是我的了
那樣的人怎么能夠稱之為人
煉化完成,他們變成了披著人皮的魔鬼。
比如張立杰。
他知道趙傳文和魏森有錢,就拉著他們簽約,他對那些老人的照顧,也應該是簽約前做的。
一旦老人簽約,他們之間的關系就變了。
當他的孫子需要做手術,當他的生活窘迫,他就想到殺掉老人來搞錢。
他會覺得殺人的想法源自他的內心,并沒有人強行要求他去殺人,可是又有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他做出了殘忍的事。
殺掉了趙傳文以后,張立杰想的竟然是我要再殺掉魏森,多殺一個多賺一些。
行兇前,兇手會有僥幸心理,他們會覺得,如果不被發現他們就是安全的。
萬一被發現了以后,他們也不會把基金會和養老公司供出去,因為他們天真地以為,他們的家人還可以得到那些錢。
他們甚至會在殺人之后感到幸福和滿足,因為折磨人的倒計減數終于停止了那些日思夜想的錢,似乎終于屬于他們了
可其實就算對方不給呢他們還可以去狀告對方嗎
就算走上法庭,他們也說不清那些獎勵金是什么。
最后他們將會人財兩失。
人心經不起考驗。
業務員墜入魔道。
老人們會被無情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