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坐在一旁的梁雪云都看呆了。
倪佚轉頭看了好幾眼他行云流水的動作,然后才帶著幾人去廚房吃飯。
這一夜,八方民宿迎來的第一批客人都玩到了半夜才去睡覺。
老人們聊著天南海北的往事,感嘆著曾經艱苦的生活。
身旁熱茶不斷,還有同樣年紀的人們能暢所欲言。這讓常年待在小區里沒多少朋友的他們總感覺意猶未盡。
年輕人們則是唱歌玩游戲到舍不得離開。
第二天天一亮,幾家人結伴去了后山的瀑布觀景。
回來吃完早飯后,又互相留了電話約定以后一起同來休假后才依依不舍相繼離開。
他們回家繼續自己平淡生活,民宿里幾人卻在他們離開后又立馬忙碌開來。
更換房間內的用品,還要準備廚房做飯的材料。
這種忙碌逐漸成為幾人的日常,直到民宿的名聲傳開,千橋溝村成了濕山附近首選的吃飯休息之地。
整整花了十年時間。
十年,八方民宿門口的木質招牌已經有些發黃。
雖然時間才早上六點,梁雪云卻早起來,拍拍在里間沉睡的倪翔換去前臺。
結婚九年的他們顯然已成了默契的老夫老妻,只看了眼妻子的神色,倪翔就連忙爬了起來。
而梁雪云則是輕車熟路地去到后廚指揮阿姨們摘菜洗菜。
菜是早晨村民們剛送來的新鮮蔬菜,綠油油的葉菜上還沾著露珠。
這幾年,民宿大部分時間都是滿客狀態,自家種植的蔬菜根本供應不上,公公倪佚便跟村里幾戶困難戶簽訂了蔬菜購買合同。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使用化肥農藥。
就這梁雪云也開始覺得菜有些不夠用了。雖然民宿里只有十幾間房,可幾戶每間房都是住兩到三個人。
遇到孩子們寒暑假,高峰時期吃飯的人數竟然有七八十人。其中有幾十人都是來自郭亮家的民宿。
民宿里三人再忙碌也無法應對這么多人,倪佚又跑隔壁村找了些家庭困難的留守老人來工作。
放眼望去,廚房里幫廚的這些阿姨們平均年紀至少超過了五十。
不過大家手腳都很麻利,廚房的事不用梁雪云詳細說,也能找到方向忙碌。
說到這,她打心底里佩服倪佚看人的眼光。
不管是同村村民還是請來的這些叔叔阿姨,竟然沒有一個偷奸耍滑的,民宿里每天都和和氣氣,完全沒有糟心事發生。
“怎么沒看到倪老板人啊”
忙碌間,送菜來的同村劉叔叔順口問道。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送菜來都能看到倪佚的身影,這還是頭回沒看到人,忍不住好奇問上幾句。
“爸爸帶著咘咘姐弟去北城看卿塵了。”梁雪云笑瞇瞇地抬頭,語氣有些驕傲地看向劉叔。
還不等對方問,又等不及似地連忙說道“卿塵獲獎了,學校邀請爸去觀禮呢”
如果不是民宿里有客人,他們夫妻指定也跟著去了。
“你爸爸真是好福氣啊”劉叔蹲下身順道幫著整理,話里話外都是滿滿的羨慕。
千橋溝紅火起來了。
村里人看倪郭兩家的民宿開得如火如荼,紛紛都學著裝修了自家小樓用來做民宿。
短短幾年,村里打工的年輕人都陸續回到村里經營民宿。
百橋溝和千橋溝竟隱隱有了民宿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