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是紫硯,我們興隆書鋪肯定極有興趣。”張掌柜悄悄瞄了眼倪佚,見他神色沒有不耐煩,才試著提出心中的法子。
興隆書鋪先給倪佚五兩銀子定錢,一月后書鋪大掌柜趕來親自鑒定。
若是真貨到時再商議價格。若是假貨,倪佚需得返還這五兩銀子。
但硯石是真貨書鋪又不想購買的話,五兩銀子就當賠償費。
雙方商議完成簽下契書,張掌柜才算是落下心頭大石。
“那咱們就商議商議這端硯的價格”
大事已完成,張掌柜也沒忘了那幾塊名貴端硯,在手里仔細端詳后,心中便已知掏空這個書鋪的全部現銀,恐怕只能買下其中一塊。
三塊中,他又好生選了半天,最后才舍得下了決定。
這塊端硯以八百二十兩的價格賣給書鋪。
八百兩銀票揣在懷里輕飄飄的沒有感覺,倪佚折好銀票這才轉身去書鋪里選購了要用的筆墨紙硯。
“七十二兩銀子,倪老弟給五十兩就就成”
柜臺后打算盤的聲音停下,張掌柜笑呵呵地將數目報給倪佚聽。
方才兩人交易那塊端硯時,張掌柜給出的價格倪佚完全沒有還價,只是兩人站起身來后才聽他開口。
對方知曉這塊端硯的價格少說在千兩之上,不過看在他以后可能要長期來買筆墨的面份上,才勉為其難地應下了這個價格。
話里的意思很明白自己讓了利,書鋪也要有所表示才對
倪佚大方,張掌柜的也不能小氣,一開口就便宜了二十多兩。
雙方對今天的買賣都很滿意。
伙計幫著將幾大框黃紙綁上牛車,余光中一直瞟著與掌柜相談甚歡的倪佚。
瞧國都來的大掌柜都那么恭敬,伙計連連暗自想著自己以后可要對此人上心些。
就在這一來一往間,倪佚都沒想到,日后在這家書鋪買筆墨竟常年都享受到了打折服務。
此刻的他將包袱往牛車上一丟,就在張掌柜眼皮狂跳中揮鞭趕動牛車。
“倪老弟下回來的時候記得把那幾塊硯臺也一并帶來。”
“成”
倪佚沒回頭,只是朝后擺了擺手。
整個鎮子上,也只這家全國都有分店的興隆書鋪能吃下這么多名貴硯臺。
就算張掌柜不說,他也沒打算再去其他地方。
街道上人來人往,貓了一個寒冬的曲陽鎮人好似在今日全涌了出來。
倪佚的牛車在街道上寸步難行。
就這么趕著牛車在街上走走停停,竟然不知不覺買了不少亂七八糟的年貨。
等好不容易走出牌坊,車上已堆了個小山。
買了大堆有的沒的,其中最重要的舊書還沒找到機會放上牛車。
直到臨近倪家村,倪佚才將車趕到路邊小樹林,將幾大捆舊書放好,慢悠悠趕進了村里。
“倪先生上街呢”
剛進村口,聚集在村口曬太陽的村民們就看到了牛車和倪佚。
孩子們在村口抓著雪玩,一看牛車上花花綠綠的東西,全都嘰嘰喳喳圍了上來。
“給家里孩子們買點舊書和年貨。”倪佚笑,說著話還轉身從身旁的框子里抓了把飴糖出來分給孩子們。
招呼他的人正是村長倪義昌。
砸吧了幾口煙袋后才笑呵呵地點頭“咱們村就指著你家能出個秀才呢”
那一車的書看得人眼直,在場之人卻沒有一人起了疑惑之心。
倪佚性子好,書買回來了肯定全村的孩子們都能看。
而且他們只知書貴,卻不知有多貴。
比起那些灰不溜秋的書,還是幾斤大肉更惹眼。
大家伙湊在一起調侃了幾句,忙就催促倪佚趕快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