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挪個地方”周子秋細眉挑起。
少年站起身。
待三人走過去后,葉猶清回頭,發現少年已經挪進了陰影處,脊背仍然挺得好似松樹。
葉猶清呼出一口氣,心道周子秋不曾經歷這些事前,應當也是個心善女子罷。
她和辭柯回到御花園時,龍舟賽正巧結束,滿園子飄蕩著粽子的清香,葉猶清興致寥寥地吃了半個,就提前告辭離去。
回去的馬車上,辭柯一直垂著眼眸,看著有些蔫巴,葉猶清一手撐著額頭,任由自己的頭跟著馬車一起搖搖晃晃。
葉猶清其實隱隱約約,能夠猜出辭柯和周子秋在密謀些什么,尤其在辭柯說揭穿秦望的謊言后,自然而然便能聯想到七年前的亂黨之案。
這也是葉猶清愿意幫助辭柯的一個原因,除去能夠除掉秦望外,還因為亂黨之案同樣牽連了趙卿柔的父親嗣榮王。
若真的能夠真相大白,幾百人的冤魂便能安息。
不過辭柯沒有開口,葉猶清便也沒問,二人各有心事,一路都沒出聲。
直到馬車停穩,葉猶清在琴心的攙扶下落地時,看到一旁停了個賣糖果子的貨郎,便掏出銅錢買了一包,回身遞給辭柯。
隨后轉身進了府門,只留下辭柯一個人,看了那紙包一會兒,伸手捏了一顆,放進嘴里。
玲瓏的鼻尖皺成了一團。
是夜,葉猶清沒有耽誤,屏退眾人,偷偷溜進了梁國公的書房,點燈尋出當年記載,燭火朦朧,字跡須得細細辨認。
記載多是描繪二人通敵惡行的車轱轆話,需得拋頭去尾,方能理解當年之事。
原來當年西夏入侵齊國,因為西夏人生得力大威猛,同時邊境地勢崎嶇,山巒林立,故而難以抵御,很快便吞并三城,一路向南。
皇帝不得已,派出驃騎大將軍的同時,還請出了當時年歲已高的嗣榮王,傳說那嗣榮王年輕時百戰百勝,從無敗績,且手下有一隊鐵騎,只對嗣榮王唯命是從。
嗣榮王和驃騎大將軍領兵到達邊境的當夜,鐵騎便踏破了城門,收復了第一座城,西夏迫不得已,只得頻頻后退。
在那之后,勝況便不時傳來,嗣榮王的鐵騎一路沖鋒,沖得西夏軍隊叫苦連天,屢失陣地。
同時,嗣榮王將收復的城池嚴加規整,用奪來的物資合理安排糧草救濟,拯救百姓于水火,于是二人在邊境的名聲水漲船高,人人作二人為救世英杰。
再往后,西夏雖撤回故地,但仍不死心,時常在邊境試探,戰亂糾葛,三年才得以平定,西夏對齊國遞了降書,二人這才班師回朝。
誰料剛一回京,行頭還沒換下,罪名先落了滿頭,二人沒防備,逃無可逃,往后便是罪臣之劫,二人財物封地全部收歸國庫,唯有那隊鐵騎從此銷聲匿跡。
果不其然,秦望的名字作為功臣,出現在了其中。
這么算,她同秦望還是世仇,也不知原著二人是如何抹掉這血海深仇,成為一對眷侶的。
她忽的心疼起蒙在鼓里的原主來。
心里對此事有了八分明了,葉猶清便合上書頁,吹熄燭火,溜出了房門,迎面看見個人影,嚇得險些叫出聲來。
“辭柯”待看清那人倩影后,葉猶清松了口氣,捂著心口上前,“夜深人靜的,你在此處做何”
辭柯背著手,身上披了一件月白的外衣,衣擺在晚風中搖曳成蝶翼,月色下,更顯她眉眼如精靈,顧盼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