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誰還敢說她08年豪擲兩百多億買地是看走眼了放著不動都漲到近千億了。
她之前幾年,一年怎么也要買個十幾塊地皮。其中塊會是好地段的住宅用地。
但這半年是真的沒買過住宅用地了,買也是建廣場的商業用地。
而且基本已經轉入對三線城市商業用地的購買了。
畢竟一二線城市她都有將近兩百個廣場營業或者在建了。
黎夏道“我北京有三個廣場,還有一個員工中心。我名下在北京寫字樓很多,沒必要再花72億接這個盤。不過,我確實是不會再買住宅用地了。商業用地也基本只在三線城市修了。”
彭志杰道“你也不看好”
黎夏點頭,“物極必反。從98年到14年,除了08年因為經濟危機回調過,都漲了多少了深圳南山98年三千多都還能買到,現在三萬多了。如今都快到掏空六個錢包都付不起首付的時候了。而且我手頭還有四十多個樓盤呢。”
之前剩的十個的是大盤,黎夏都是讓曾陽拆成兩三期開發的。
如今一兩百畝的地皮不好買。幾十畝的樓盤就是直接一個盤、一個盤的賣的。
之前曾陽也擔心過是不是房價到頂了。所以這一波又漲,他就申請多賣一些。
四十幾個盤,如今占據的現金流挺嚇人的。
去年集團公司已經把那60億低息貸款還上了。八年,到期了。
如今最缺錢的還是通信子公司。研發需要的費用越來越大,已經高達近千億。
雖然后期能陸陸續續收回,但前期資金缺口挺大。
房地產子公司占了這么多現金流,有些說不過去。而且老板頂多就在國有銀行貸款買地,沒有向海外融資。
就是錢真不湊手,頂多拿些產業到蕭家的私人銀行抵押貸款。
這比起某些人瘋狂融資買地,可穩重多了。
黎夏同意了提高開盤的速度,現在曾陽那里就基本是兩個月三個盤。
但黎夏依然是誰問都打太極,也就這會兒彭志杰問起,她才說的實在話。
彭志杰笑,“不是說十年么”
黎夏那套政策出來十年才動真格的理論他也聽過。
別說,真還挺準的。
88年說要搞房地產改革,直到98年才全盤市場化。
2010年用政策限購,那就是2020年能把房價控制住
那照黎夏如今的速度,還真是差不多會在那之前清盤呢。
黎夏道“土地財政這么好用。就算真的到了要動真格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的那一天,利潤應該還是有的。但肯定不會像如今這樣的暴利。就跟正常做生意一樣,一年有20的利潤就非常高了。再想像如今這樣買塊地囤幾年就翻倍甚至是變成三倍、四倍,這中好事就不會有了。”
那三條紅線,國有的房企一條都沒踩。而且他們還能從銀行低息貸款,將來可以一直賺錢。
不過,私營房企不肯修的、明知道沒利潤也得上的那些工程也都是國有房企承擔的。
人家有權利也有義務。
彭志杰道“就是說到時候不能高息融資搞房地產了”
能放幾年就翻倍,甚至三倍四倍,那利息再高都不是事兒。
但如果房價平緩增長,那融資利息就能把資金鏈給托垮。而且,他也覺得國家不可能一直讓房地產商這么賺取暴利。
高房價讓老百姓天天罵政府呢。一旦基建搞得差不多了
那黎夏的顧慮,或者說李超人不看好內地房地產的長遠發展,就都是有道理的。
彭志杰至此便也開始收斂了。賣了房子減少了繼續拿地,而且分期分批的開始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