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表姨起床做開店前的準備。黎夏媽也過來磨豆漿了。
黎夏不準她更早來,說影響睡覺。
黎夏媽嘀咕“就沒見過開早餐館的,早上還要睡到七點。”
不過說歸說,還是這會兒了才過來。
黎
夏七點起床洗漱。住這邊不用跟人搶地方,特別好。以前一家幾口人要上學、上班,早上廁所和洗漱臺那個擠哦。
第二天生意果然沒昨天好,不過明哥的兄弟也來了兩個。
黎夏招呼他們,“王哥、馬哥,坐啊豆漿來一碗嗎現磨的。”門口黑板已經添了一筆,三毛一碗。
鍋里的豆漿已經在散發香味了。
年長些的王哥點頭笑道“好啊,來一碗。”
九點以前一共賣了二十碗面,只有昨天的五成。倒是老太太的豆漿賣出去了二十碗。附近住戶有專門端著大盅來打豆漿的。
表姨有些擔心,“今天沒人趕集,中午怕是生意也很淡。”
黎夏道“淡就淡吧,一開始清淡點正常的。”
表姨的工資一天兩塊,房租水電一天一塊多。裝修花了六七百。但是這店黎夏預備開三年,攤到每一天也就幾毛。
所以一天賣上二十碗,就回本了。連黎夏的工錢都算上了。
黎夏的壓力不在虧不虧本上。她的壓力是三年后趕不趕得及吃下農貿市場門面的紅利。
而且將來要做什么,她也有點譜了。她想自己買門面,開一個連鎖超市。
鎮上先開一家,然后縣城、市里各個縣、甚至省城。
最好每一處都抓住機遇先買門面,再開店。
趕集時,面館和煙攤大概三十多塊利潤,平時二十來塊。
三六九趕集,一個月差不多十個趕集日。那每月照這么算也有八百塊利潤,三年小三萬。
以后生意肯定會慢慢有起色。而且中午和晚上黎夏還有打算的。夠了
所以她現在不焦不愁的。
不過下午的空閑時間挺多,她還是不想浪費了。
下午的時候黎夏便去文化館借書。她想借些關于管理方面的書籍看。
找了一圈,管理學方面的書沒找到。倒是有關于李嘉誠、霍英東甚至何鴻燊等人發家史的書。
黎夏就預備把這本借了。
她伸手去拿書,卻有人比她快了一步,先從書柜里拿了出去。
黎夏轉頭,臉上露出驚喜,“咦,彭世杰”距離上次受他幫助已經四個月了。
彭世杰楞了楞才認出黎夏,“哦,是你啊”他還反手指了下自己的臉。
黎夏抿
抿嘴,哪壺不開提哪壺當時她真是狼狽極了啊。
彭世杰道“你也想借這本書啊”
黎夏點點頭,“算了,你先看吧。等你看完我再借。”
彭世杰把書后面的借書記錄給黎夏看,密密麻麻的。看來這書很俏啊
想發財的人其實不少嘛。
“我看完還了,你未必還借得到。我可以去辦借的手續,然后給你先看。你看完了再還給我。”
黎夏看著他,“你這么紳士”上次遇到了順手幫她,于他是舉手之勞。但這次這樣可有些太殷勤了。
彭世杰道“其實也不是。我是有個疑惑正好找不到人解,你好像是個好人選。”
黎夏想了下,“你是不是想問我為什么停薪留職”她上次告訴過這家伙自己名字的。
紙廠和鐵工廠一向是姊妹廠,關系很好。既然她成了遠近聞名的笑話,那估計他也對上號了。
她有什么能個人解惑的,不就是這件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