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合同根本約束不了鐘姐,黎夏也沒再提簽訂合同的事。
她當初堅持簽訂合同主要也是為了辦營業執照。她壓根沒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上輩子鐘家的房子租給那對小夫妻一住就是幾年。
她沒有時間因為鐘姐的違約去打官司。打官司的結果估計也就是退她部分租金,然后把裝修費用算給她。
現在約定好了,五百裝修費用在房款里扣除,再退二百元租金。
5月31日,她只需要給鐘姐三千八,到年底給另外兩千。
黎夏第一件事是跑去廠里找約好一起去縣城買衣服的汪敏。
“小敏,對不住。周末不能和你一起去縣城買衣服了。”
汪敏也是技術員,二十出頭的年紀。兩人經常伙一起吃喝玩樂。都是家里幺女,工資高、沒負擔,都特別舍得給自己花錢。
汪敏驚訝的道“說好的為什么變卦啊你的面館不是生意挺好么。”
廠子里之前嘲笑黎夏腦子進水的人,這會兒也無話好說了。掙錢才是硬道理。人家的面味道有口皆碑,錢自然不少掙。
而且人家只是停薪留職,回來至少一個普工的崗位是有的。
更何況有黎會計的老關系,重新當技術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像黎夏這樣才叫兩手抓,兩手都硬呢。如今廠里話風都轉了,都說黎夏是抓錢手。
黎夏皺眉道“房東今天過來,突然要收回房子出售。我只有想辦法給她買下來,不然我的全盤計劃就被打亂了。不好意思啊”
房子一旦被收回,她很可能錯過三年后在農貿市場附近買門面,錯過將來開連鎖超市的第一桶金。
所以這個房子,她必須得買。哪怕知道它最大的價值就只有這三年了。
“行吧,我再約別人。你這錢掙得比以前多了,反而還沒以前自在了”
黎夏再回到面館,黎會計和她媽都過來了。肯定是聽兩個嫂子回去說了。不論什么年代,買房子都是大事。
表姨到外面去看煙攤,讓他們一家人商量。
黎會計道“6月1號先付三千八是吧,這個得買。你到時候還
差多少,我們都給你湊湊。”
兩個嫂子也曉得肯定是要湊的。沒道理表弟那里都幫忙湊了一千,小姑子這里不管。
但是,肯定是借,不是白給。他們自己還沒有房子呢。還有老頭子那里,他借錢給閨女他們管不著。
他要是給閨女錢買房子,他們不依的。都沒有給兒孫買房子,憑什么單給閨女買啊
中間隔了個春節,舅舅家也要留錢過年。所以表弟這個月才剛還了第二個一百,還給了二房。
大嫂道“表弟那里的錢還沒有還,我們到時候只能量力而行。”
二嫂點頭附和,“我們也是。孩子讀書要錢,吃五谷雜糧也難免有遇上頭疼腦熱的時候。就是爸媽,也要留夠抵御風險的錢再借給小妹。”
不然,錢都借給閨女買房子了。回頭萬一遇上什么事,豈不是全讓他們做兒子、媳婦的承擔
兩個哥哥晚一步也來了,還穿著工作服。
黎竣還沒坐下就道“鐘姐怎么突然變卦啊”
黎會計道“茶廠這樣國營大廠肯給職工股份,估計也是一輩子就這一回的好事。人家肯定不想錯過一萬塊錢,不賣房子怎么湊我折子上還有一千五。不過你二嫂說得也有道理。我到時候最多能給能借你一千。”
他以前一個人養全家,去年還在給黎夏付高三的學費。之前又湊錢買了現在住的房子。
借給大舅子五百還沒收回來,現在能有一千五不錯了。
和妻子商量了一下的黎陽道“舅舅那里我也不好去催他還,他現在也不可能還得出來。我和你大嫂只能借你四百。”
總得比借給表弟多一百,畢竟這頭可是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