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找這個圈子的呢。就算現在還是干凈的,將來也難保。”
易秘書自從畢業來了這個小地方,雖然面上和氣待人,但心頭一直有點曲高和寡的感覺。也就黎夏接觸下來,算是能深交的。
她聊了一陣,“好了,我回去了。改天帶你去我家看看。就這棟樓后面不遠,走幾分鐘就到了。”
黎夏站起來,“回頭讓我爸和易教授接觸接觸。我們家的人,都崇拜學問深的知識分子。”
易秘書點點頭,“不用送,你也早點休息吧。明早我和我爸來吃面。”
想想堂哥、堂嫂的事,尤其堂嫂家不爭氣的親戚,黎夏嘆口氣也就放下了。
她還是努力管好自己的事吧。
第二天生意還要好些,來吃面的附近住戶多起來了。
縣城的人可比鎮上多了好幾倍,車站這一片的住宅還是很集中的。后來一直說要搬遷,但最后還是沒成。郊外修好的大車站也派了別的用場。
誰想坐了班車還要再換公交車才能進城啊
那家和黎夏競爭的面館,堅持了三天之后,去別處出攤了。
徐家告訴黎夏和魏容,“他之前雇了地痞用手段先后趕走了幾家在這里擺面攤的。黎夏,給我下一碗抄手。你們家這抄手包得真是秀氣。”
“嗯,我大嫂包的。”
魏容這三天都堅持不懈的坐車往返,每天早上拎著陳媛包的三小籠抄手坐頭班車過來。
今天又多了二三十碗的生意。如今一天在一百二十碗到一百五十碗之間浮動。一碗大概是六毛多的凈利潤。
所以如無意外,縣城的攤子一月能有二千五六,鎮上再一千多將近兩千。這樣一來,缺口就沒那么大了。
第四天,大表哥拉泔水的時候領了個初三沒讀完輟學的牟婭來。
個
頭瘦高瘦高的,到黎夏耳朵上邊的位置了。頭發有點黃,衣服洗得發白,手上有干活留下的繭。腳上穿一雙舊舊的白超鞋,手里還抓了個包袱。
瞧著應該是個干活的料。但是,“初三沒畢業,你滿十六了嗎
牟婭道“黎夏姐,我快滿了。我干活很麻利,你讓我做什么都行。”
“呃,你先坐一會兒。”
黎夏把她大表哥拉到一邊,“你怎么給我弄一童工來啊”
大表哥一臉茫然,“童工村里這么大出去打工的不少啊。這個歲數了,在家什么活不做啊他爸娶了后娘,不讓她讀書了。聽說南邊好掙錢,就逼著她去打工,每月寄錢回家。要不是隔壁村那個經常帶人出去打工的葛老三還沒回來,她在家都待不住。我尋思怎么也是一個老祖宗的,去外頭萬一被人騙到不好的地方去了不就毀了么。而且她各方面都符合你的要求,我就給你帶來了。幸虧全村都知道桂花姑姑在你這里日子過得好。不然她老子還不放人呢。要是你不要她,她就只能被她老子和后娘逼著去南邊打工了。”
黎夏看看大表哥,“我的大老表啊,你真是會給我找麻煩。”
這一聽就是有后患的啊。
“你還差幾個月滿十六”
“還有三個月。”
“你掙的錢都拿回家嗎”黎夏認真問道。
牟婭眼珠子轉了轉,“桂花姑姑說她一個月一百二。黎夏姐,要是你給我一百,我就說八十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