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魏容就先回來了,和黎夏媽一起在家里學做澆頭。餐館安排了一個人去縣城車站的攤子頂班,工資由六十漲到八十。
暫時那兩個攤都由表姨管著。
黎夏媽和魏容今天就學熬脆哨。這個其實家庭主婦都會,只是火候要怎么掌握到精準,每次都穩定發揮就考功夫了。
“一定要選肥瘦參半的口感最好,全肥那純是為了熬油。脖頸背后的那塊肉最好,切成拇指大小的丁塊。”黎夏道。
“這還用你說啊,老娘當了這么多年家庭主婦能不知道啊”
魏容道“媽,咱聽夏夏說。這知道歸知道,我就熬不出來這么好吃。”
陳媛也幫腔,“就是。”
黎夏媽看到她,“你怎么也回來了,你的抄手包完了么”
“我能包完的,不就六百個么。”陳媛心情也挺好的,一天9塊呢。雖然不像弟媳婦還能這么帶薪學習,但是她的收入是以前在廠子里的兩倍呢。
雖然成天坐那兒包有點乏味,但包一個就是一個的錢啊。
魏容低頭笑,怪不得小妹直接讓打雜的妹子切了三斤肉端過來。這是一早就知道大嫂聽到風聲會跟著跑回來吧。
黎夏把她熬脆哨的一些心得都說了。魏容還認真做了筆記。
“行,就是這樣。你們一個接一個的試吧。反正咱們家人多,試出來的成品很快就能消耗完。”
這不但是帶薪學習,還是由黎夏出肉。
反正這一個月把她們都練熟了,她就徹底解脫了。
黎夏媽第一個來,她看看手腕上的上海表讀秒。她閨女還給出了個時間。不過如今的蜂窩煤灶,不如天然氣好控制。所以只給了個具體的時間范圍,精確到了秒。
魏容和陳媛看婆婆嘴上說得厲害,還不是全按照小姑子的走都有些好笑。
黎夏繼續道“要對應著火勢,千萬不要教條啊。反正等練出手感來了,就好了。行,你
們一人一斤肉,挨個試吧。”
下午的時候,托明哥買的電子秤和自行車的電子助動器都送來了。
黎陽和黎竣跟小孩拿到新玩具一樣爭著要安到自己的自行車上。
最后黎雯和黎遠比叫過來剪刀石頭布。
黎雯剪刀剪布勝出,助動器歸了黎陽的車。
黎竣道“老大,你身強體壯的,平時就自己踩吧。省著點用,我還出了一半錢呢。”
黎陽滿口答應,“知道了。”那他踩累了打開總可以的。
他拿去按照說明書自己動手安裝。
看黎家又買了新鮮東西,鄰居們自然又都來看熱鬧了。有人問黎陽正搗鼓的是啥。
“這個啊,電子助動器。安到自行車上,打開了就和摩托差不多的效果和速度。”
“這花了多少錢啊”
“幾百塊呢。關鍵是沒地兒買去,托阿明在上海買回來的。”
“你怎么知道這東西的”
“那不夏夏說的么,不然我怎么知道”
嗯,有了這個,運花就不會那么汗流浹背了。而且也爭取了時間,可以把附近要摘花的人手都攬到他們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