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黎竣如今拿一半基本工資三四十塊,偶爾上班。但五月到十月是發狠掙了三千多的。
黎陽問黎夏,“你之前說房貸政策緊,現在好些了么貸款買商品房方便不”
黎夏搖頭,和他們說起了海南的炒房風波和國家的政策轉向。
魏容挑眉,“就付個首付,兩三個月出手就能賺那么多啊”
黎夏道“擊鼓傳花而已。國家已經喊停了,最多再持續一年多。接最后一棒的人,得哭暈在廁所。”
“那以后是不是都要管控起來”
“不,住房制度改革肯定還是要改的。明哥說海南是步子邁太大了,還沒學會好好走路就開跑了。他過幾年應該都要涉足房地產市場。”
黎陽道“這都跟咱們沒多大關系。反正咱們
能買得起一套,能讓孩子讀書就行。畢竟,擇校費也得有關系才能去繳呢。”
黎夏沒吭聲。以她如今和一中、二中的關系,侄兒、侄女想要交擇校費轉學應該不是問題。
不過,還是讓他們去奮斗房子吧。
第二天下午四點多,黎夏載著書包裝得鼓鼓的黎雯、黎遠去市區。
她已經給樓下的小賣部打了電話,請老板知會她爸媽一聲。
前幾天三店開業,她也是通過這個公用電話及時把情況告訴了黎會計,省得他在上頭擔憂。
兩個小的坐在后座興奮得很。十二月的天還把窗戶攪下來一點吹風。
“小遠,關上。小姑這里開了一點就夠了。”
這倆都不暈車,之前帶他們去游樂場就知道了。
不過黎夏還是沒給他們買零食在車上吃。到家肯定就吃晚飯了。
“小姑,小轎車坐起來比大客車舒服。而且不用等”黎雯點評道。
“嗯,我也是圖時間上方便。”
黎夏把車開到樓下,穿皮衣的黎會計站在背風的地方等著。
“爺爺”兩小的下了車就跑過去了。
黎夏把車停進自家車庫才出來。
上樓的時候看黎會計不是太高興的樣子。總之不像見到孫兒、孫女該有的樣子。
“爸,怎么了”
黎會計道“那個雜貨鋪的老板說我不想、像小地方上來的。小地方的怎么了”
“哦,那你告訴他,過些天你閨女要去北京了。”
黎會計的注意力立即被轉移了,“你去北京干嘛12月的北京,風沙重啊。”反正不是去旅游的好時節。
“我去出差。走,回家細說。”
坐在飯桌上,黎夏把收銀機的事兒說了。
黎會計道“以后都要用這個么這也太貴了我看寧可用人工。”
“以后肯定會便宜的,所有的電器都是這個趨勢。”
“那等便宜了再買不行么”
“那就晚了。已經有人預備年前一下子開三家店出來,有兩家就貼著咱們的店開。還有一家開在咱們縣城,搶在我前頭。”
搶在她前頭的也是用的舊門面改造的,地點其實并不太好。
黎會計蹙眉,他
們幾十年都在供銷社、百貨公司買東西。那是從來沒有競爭的。
所以之前黎夏急吼吼的要開分店,他不太能理解。
這會兒漸漸反應了過來,“是啊,如今誰都能開。那你縣城的生意怎么辦呢”
“開店還是照原計劃。我最早也得正月初八才能讓莊哥去裝修啊。不過買年貨的客人,小年到大年三十我們可以包一輛客車接送。畢竟就十分鐘的車程呢。”這事黎夏已經安排下去了,魏容會去聯系。
專車接送,領了單位發的購物卡的人肯定是會到鎮上買的。會員卡除夕當天就能兌換禮物,比較了兩家的價位,買得多能兌換禮物并且覺得劃算的肯定也樂意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