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母道“那你那么急吼吼的買來做什么還花了那么多錢。”
黎夏道“大伯母,海淀區、二環內的小四合院,稀缺資源啊。至少那塊地屬于我了。而且,加上后續費一共花了58萬,我轉手貸了45萬的款出來。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壓力。”
大伯母道“看來你是真賺錢了。房子就算只掏了13萬,但每月那45萬的利息也有三四千。電腦又是13萬,聽說之前收銀機也花了不少錢。”
再加上那些店,這么一算這丫頭現在很有身家啊。怪不得一而再的被人盯上她的超市。
黎夏道“都花的銀行的錢。我現在住的那套房也抵押了5萬,還有鎮上六個門面抵押了9萬。”
“那你賺的錢”
“都押在貨和房租上了。”
正說著,黎菁抬手指著黎夏拎來的椰子,“爺爺,我吃果果。”
大伯之前一個孫子、一個外孫都挺大了。就還挺稀罕這個剛回家不久的小孫女。
至于說其他的,那跟這個才兩歲的孫女都沒什么關系。
所以他平常還挺寵著黎菁的。
當下便讓保姆拿了一個椰子過去插上兩根吸管給孫子、孫女吸。
黎會計道“大嫂,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那會兒不一樣。我們是欠一點錢都睡不著啊。他們欠上百萬都敢不當回事。”
大伯母想想自己兒子點點頭,可不是這樣么。
她對黎會計道“阿琪也欠了銀行好多萬,也是為了買房子。單位發的原本說跟阿明借,可阿明自己的車子、房子都賣了。阿明還跟她說讓她不要跟夏夏開口,說夏夏也現金緊張。”
黎夏肯定不會自己貸款去借給別人。除非是堂哥有需要。
她之前說能挪出六萬,那是沒什么壓力的情況。如果堂哥真需要,讓她拿房子、鋪子去抵押也沒問題。
甚至她跟明哥說我只拿得出六萬借你,其實當時言下之意是讓他去哄哄秦丹。
因為感覺當時的秦丹,只要明哥肯好好哄一哄,應該是有轉圜余地的。
結果沒想到他們兩口子溝通之后還是決定離婚。
而明哥也沒借她的錢,直接把
房子過戶給了她。
她知道他能自己湊到錢,便沒吭聲了。
大伯道“她那是福利房,怕什么這四合院挺不錯的,就是弄成這樣也得不少錢吧。”
黎夏道“三十萬起吧。”
黎夏媽道“你非得修成這樣么”
不待黎夏出聲,大伯道“弟妹啊,修成別樣的話,何必去皇城根下買啊50多萬,去阿明他們那個別墅區都能買個獨棟的大別墅了。”
黎夏媽便盤算上了,那這房子弄出來豈不是得百萬
黎會計道“早知道阿明明年要修房子,我就不急著買了。”
大伯道“他是判斷政策會好轉。但是做生不如做熟啊。”
他們兩個聊起了現在還不活躍的房地產市場,也說起沿海的房貸政策。
大伯道“如果等他的房子修好,咱們這里也能首付三成就買房的話,應該能賣得動。”
現在縣城的房子好多都沒賣出去呢。開放商的資金周轉不過來,很多都要被高利息拖垮了。
黎會計買的時候都已經封頂了才敢買的。他們在大城市旅游也看到過爛尾樓。那么好的高樓大廈就那么廢棄在那里。
黎夏媽則和大伯母說起來發生在超市的事。
大伯母咋舌,“這手段也真是層出不窮啊阿明當初創業也是這樣,什么牛鬼蛇神都遇到了。夏夏這性子,跟阿明很有幾分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