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計道“這還得是親人才知道心疼我們黎總的。”一邊說一邊麻利的簽下收據,然后蓋章改了借據上的數目。
黎竣道“誰讓她要當好人呢。給自己找這么多事兒,也給劉會計和馬出納添活兒。”
劉會計道“是挺麻煩的,但我們是拿錢辦事兒的人。而且老板有人情味兒,這是好事啊。給黎總干活,心頭踏實”
馬出納在數錢,顧不上搭理。等數完才道“不算什么,反正成天都在跟錢打交道。”
大表哥看看馬出納的桌子。這位置以前是他媳婦兒丁明明的。
他弟是為了升店長,自己申請去的山城。
他媳婦兒是表妹問她愿不愿意去的。她回來想了兩天道“我去。一下子開那么多家店,沒有自己人看著錢怎么行我能力不是太強,那就得有功才行。而且,夏夏肯定過幾個月就把我
調回來了。”
黎夏聽劉會計電話里說起這事失笑,“他還去找了大表哥和二堂哥啊”
不過這倆確實是手頭有余錢。養豬和跑運輸的收入都還可以的,而且都是全家上陣掙錢的啊。
三嬸雖然沒像舅娘直接到超市拌椒麻雞賣,但收農產品也出了力的。
11月的前兩家店都是開在自治州。
很多管理組都覺得生意好不到哪兒去,畢竟那些地方經濟不是很發達。
可沒想到兩個店開業之后生意都非常好。
第三周的周一早上開例會的時候黎夏道“在少數民族地區賣物資,其實是很有市場的。沒見電視里面,漢族的馬幫或者跑單幫的,就拿鹽巴就把人家很珍貴的東西都換回來了么。他們很缺生活必須品的。”
煤老板接收的供銷社門面,自治州沒有。超市倒是可以往那邊發展。只是交通確實有些不便,路不好
黎明物流送貨都要另加錢的,據說跑那樣的山路還有些危險。這加錢倒也是應該的。
黎夏這么一說,很多人都反應了過來。
她繼續道“楊帆從區經理降到普通員工也有幾個月了。他到自治州開店很成功,下個月一號給他升回店經理吧。等再開一家店,他就是那一個區的區經理。還有另一個去自治州開店的店經理”黎夏看了名單,“劉蕓,女的啊”
田瑤在筆記本上記下楊帆的人事變動,然后抬頭道“對,女的。她是漢族和少數民族混血。所以傅總才派她回去開店。”
黎夏點頭,“行,那個州再開一家,她也升區經理。告訴他們,民族問題無小事。一定得處理好和少數民族兄弟的關系。那可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傅杳鈞點頭道“我會提醒他們的。”
黎夏道“咱們言歸正傳,第20家店這周日開張。我已經給高市長的秘書打了電話,他說領導愿意抽出時間來替我們剪彩。當天不容有失”
市區的區經理朱曦光道“黎總放心,我親自跟進所有事項。”
他已經把六店和校園店交了出去,以后只管五店、九店和二十店。
黎夏超市二十家店,有五家都在市區。
市區本來
就是兩個區組成。其他六個縣區,兩個自治州,多則三家店,譬如q縣就有二店和黎夏之前買的底商開的十七店以及車站那一片的十四店。少則一家店,譬如兩個自治州。
黎夏道“煤老板覺得開超市利潤高,進來分一杯羹,而且還投入巨大。”
聽了黎夏說的,一眾4級以上的管理組都是一凜。裝修中的百貨大樓和開始裝修的另外五處供銷社,也是壓在大家心頭沉甸甸的石頭。
“不過,除了店面的地段,管理人才也是很很重要的。煤老板想一次開這么多家,人手上怕是有不足。大家回去留意好自己手下的員工,可不要讓人把咱們的墻角挖了。”
黎夏從百貨大樓挖走了17人,如今各地門店也在挖各地供銷社有服務意識的員工。
職工自謀出路是下崗的定調,供銷社也沒法阻攔員工先辦停薪留職,以后再回來辦離職領工齡工資。
而且,員工樂意去黎夏超市,不愿留下以后跟著煤老板干,這也是因為煤老板自己的名聲不好嘛。
主要黎夏這個時機抓得挺好,她要是在百貨大樓沒出手之前挖人。供銷社的領導怎么都有法子幫著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