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兩天,蜀中日報就刊登出來了黎夏的專訪。雖然不是頭版,但占的版面還不小這在平常是極為罕見的。
現在是七月下旬了,雨城的五家店也開張了。黎夏的門店102家了如今一個月開出來的店都能有20來家。
過兩個月還能有一個爆發式樣的增長。
因為這一個來月,籌備中的八大地震區的門店也都陸續簽約開始進場裝修了。
裝修中的門店拉了一塊幕布在門口遮擋,上頭印著碩大的超市o和名稱,走過路過都可以看到。
另外,幾個區域經理、開發總監的提升和招聘,大大減輕了傅杳鈞、鄭奎等人的工作量。
他們終于能騰出手更多的掌控轄區的大局并且梯級培養骨干。
現在去新的地方找點開店的事已經不用他們親自出馬了。
除了黎夏十分看重的八個地震區,他們也在找尋省城、山城附近適合開店的城市漸漸鋪開。
這么一來,黎夏超市在十幾個市都擁有已開業或者裝修中的門店。哪怕還沒有開店,裝修中的也能讓人知道啊。
因此,超市已經在蜀中一半的城市都有了影響力。
如今省報上這么大幅的專訪,一下子就引起了轟動。四川很多地方都在談論她。
訂省城日報的,大多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還有學校。
現在電視臺比80年代的選擇多多了,但畢竟還不是后世資訊大爆炸的時代。
再加上黎夏的事跡確實有代表性,經歷又比較傳奇。
她出身普通的工人家庭。從擺煙攤算起,下海不到五年,但已經掙下2000多萬身家。
如今不少地方都有下崗工人找政府要工作,各級政府、企業也樂得省上推出這么改革明星做正面宣傳。
甚至還有廠礦在高音喇叭里念這個專訪,鼓勵大家學習黎夏自主創業的。
這樣一來,引起的關注度著實是不小。于是,黎夏一下子出名了
這年頭都喜歡看這樣的平民英雄暴富的故事。
不然,霍英東、李嘉誠等人的故事怎么那么多人津津樂道,經久不衰呢
因為專訪里還談到了超市員工的待遇,大書特書了高學歷管理人才傅杳鈞、下崗職工吳青峰、退伍軍人郭權、農家女牟婭的事例,一下子受到了這四個群體的廣泛關注。
這四個都是超市元老級別的人物。但所謂的元老,也不過兩年的資歷。
但如今他們月入十萬、過萬、五千、過千
x山總部和各地開張了和正在裝修中的門店都收到了堆成小山的簡歷。每天郵遞員都要送來不少信件,還有人上門自薦。
這一回,終于有應屆大學畢業生放棄了即將分配的工作,前來應聘了
因為黎夏超市的做法,充分表現了對學歷的看重。
應屆本科畢業生如果放棄了分配的工作是可以自己從副店長做起的
先去占住編制然后停薪留職的起步就要差一點了。
他們也還能敏銳的察覺到了省政府對黎夏超市的看重。
不然,省報不會這樣大書特書的。省報就是省政府的喉舌。這樣的企業雖然只是民營、私企,但如今已經是蜀中的明星企業了。
再加上轄下有三千多員工,這個數目還在不斷擴大。政府都不會讓這樣的企業輕易出事的。
更不要說報道里這位黎總自身也是極有手段的。
副店長起薪加獎金將近兩百,主要是這個晉升的速度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