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書記一目十行的掃過,“這哪家報紙”
“不是官方的,就隨便拿油墨印的。”
羅書記蹙眉,這就是黎夏說的該跳出來的人都跳出來了不只吧。
“走,立即出發。”
他腳步匆匆的下樓,徐華忙跟上。
走到底樓,有人過來道“羅書記,黎夏超市在鎮上的店已經貼出了擬撤店通知。”
羅書記冷笑,“現在稱了那些鬧的人的愿了咱們這個窮鄉僻鎮的出個上了省報的人容易么”
這回超市門口確實沒人鬧了,不管是員工、買東西的,還是走過路過的人都有些愣住了。
兩年前這家店開業,那是多么紅火。
大家第一次感受到了服務優良、價廉物美的購物模式。
如今,這店被本地人抵制到要撤店了。這才、這才兩天啊
一個員工道“你說你們圖什么圖自家有人得了癌癥,以后有人給出錢治啊害得我們要去外地工作。”
“你這小伙子嘴巴怎么這么損啊”
他們當然是覺得黎夏掙了這么多錢,卻對鎮上一毛不拔,沒讓大家伙享受到什么好處。
她把好處都給地震帶上那些人了。
所以聽說她連借錢給為自己供菜的癌癥病患都不肯,大家這才開始起哄、抵制。
人都有從眾心理,覺得法不責眾嘛。覺得黎夏也不能拿他們如何。
沒準以后就會出錢給鎮上修這樣、修那樣了。
還有一部分是真心覺得她該出錢給人家治病,準備懲治她一下,教教她做人的道理。
結果沒想到才兩天,她直接就出擬撤店通告了。
店長出來了,先說了那個員工兩句,“別胡說八道,再不滿還能詛咒人啊別人沒素質,你也跟著沒素質你穿著這身工服,就不能這么沒素質。把筐擺上,那張三無報紙直接丟里頭。上頭連個發行單位都沒有,你們看了還當真啊這不成文革期間直接發大字報了人家還落個革委會的款呢。”
那名員工被店長教訓了,給眾人鞠了個躬,“各位大爺、大叔、大媽,對不住。我也是一時情急,我不想去外地上班啊。不過你們被說了也不高興,我們黎總憑什么要由得人想罵就罵啊還要被人潑墨水。”
有人仔仔細細找了一下報紙的抬頭,還真是三無報紙。直接團成一團就丟進了筐里。
筐里的三無報紙隨著時間流逝,逐漸便多了起來。
羅書記進村的時候,有人認出了他的車。
黎夏三叔那個村的人涌過來在窗口向他反應情況,說田里菜多,靠自己去農貿市場賣不過來,請他想想法子。
羅書記降下車窗道“菜賣不過來,你們鬧得人家半個月后都要撤店了。你們厲害啊”
“要、要撤店了”
“是啊,人家的店如今被你們鬧得虧損。索性關店大吉”
“鎮長,你別讓她撤店啊”
“我管不著她,又不是國家或者集體的產業。我只能是進去找她溝通,問清楚情況挽留她。別堵在這兒了,人家都不讓你們進。”
帶著青壯在門口堵人的就是牟青,他氣憤極了,“我們夏夏好好兒的開店,都是你們逼她的。你們不是跟人說她打擊報復你們么。與其這么平白給房租、工資,又沒有生意,我們撤店走人總行了吧。這樣就不至于在這里為富不仁,偽善冷血了。”
羅書記問道“那張報紙怎么回事”
“就、就有人到村里采訪,說是記者。”
“你們看過記者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