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不但一年有兩百萬的房租收,房子放著還要成倍、成倍的增值的。
200套房,如今四五十萬一套,20年后漲到千萬不是什么大問題。那就是,20億
怎么感覺不算太多啊
黎夏撓撓頭。以她現在掙錢的速度,20年到20億,真的不算什么啊。
就是小彭同志,如今房地產的黃金十年還沒有正式開啟,掙錢的速度其實也遠勝過囤房啊。
起起伏伏的股市,他最好更別碰
四位老人很快一起跟著老師上課了。開始黎會計和彭叔還不大積極,后來聽說一個小時100塊的學費,立即便很投入了。
他們在上課,黎夏和彭志杰往家樂福跑得就更勤了。
幾個老的是不是裝著不知道,他們也沒有深究。
這天下午在酒店做完午后運動,兩人躺在酒店的床上說話。
黎夏道“琪姐第一次去美容院是我請客。后來她一個星期去一次,都自己買的單。她這十幾年掙的錢,都投入到那兩套房和佑佑身上去了。如今終于愿意花在自己身上,抓住青春的尾巴。”
她們當時聊起這事兒,琪姐道“就算只給潘老二買最小的房子,我們都得貼補他兩萬。而且,公婆的錢也要全給他買房。那我憑什么還這么勤儉節約啊我得對自己好點。”
琪姐如今是徹底放開了。住在單位的房子容易被同事看熱鬧,她索性把房門一鎖,搬回了娘家。
二環內的四合院,去哪都方便。
而且搬回了娘家,潘愈也不能時常來找她了。
反正這次要么他把潘家的事徹底了結,要么他們就離婚。她是懶得操心了。
她出面,潘愈還覺得自己是受了逼迫。她不管了
以前會擔心離婚有這樣、那樣的影響。現在她鬧離婚都鬧這么久了,熱鬧也給同事看夠了。她不怕了
至于潘愈,只要看他眼下明顯的青色就知道他已經很久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
活該
從前就想拉著她一起吃苦受累,然后委曲求全、息事寧人。
她才不當包子呢
至于說離婚后好不好找第二春,目前她也沒有考慮。兒子高二呢,怎么也要等他上了大學吧。
真要離婚,她就跟阿明借十萬塊按市價把第一套房的另一半產權買到手。至于第二套算上阿明那三萬,潘愈本來就只拿了一萬多出來,直接還給他就是了。
再把兒子的撫養權爭到手。
這樣就隨便潘愈怎么去鞠躬盡瘁、奉獻犧牲了。
佑佑自己有出息,也不稀罕繼承他那份財產。他要留給侄兒侄女也由得他。
反正休想她被潘家人算計。
黎夏聽她想得清清楚楚的,也挺為她高興。
潘愈確實沒犯原則性的錯誤,但他耳根子軟立不起來就太討厭了。
如果琪姐態度這么明確他還想敷衍,那確實是得離了。
潘愈一個副處而已嘛,對他們黎家來說也不是金貴到要讓黎家女兒委屈求全。
琪姐要不是生孩子耽誤了一次升遷,后來一多半的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未必比他低一級。
彭志杰其實一點不在意黎琪和潘愈離不離婚。但他依然耐著性子聽黎夏說起這件事。
她說這些,就可以見出她對婚姻的態度了。
這個對他比較重要。
回到家,四個老的正在學習吃西餐的禮儀。都不太習慣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而且那牛排他們總感覺沒熟,有血絲。喝湯還不能端碗
如果中途離開,刀叉的擺放還特別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