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叔,我是77年恢復高考那年應屆考上大學的。當時還是你派車送我們全x山的大學生到的火車站。”
“這事兒我記得。那你現在在做什么啊”
“慚愧,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了政府。現在還只是個科級干部呢。”
耿叔道“科級也是發展得不差了。怎么,你們是一家子”一邊說一邊看他們幾個樣貌。
耿瞻指著他們幾姊妹道“黎琪、黎明,這親姐弟。黎夏,他們家小堂妹。這個小彭,黎夏未婚夫。”
耿老笑,“祖墳怕是要冒青煙了。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給了你們機會啊。”
幾人點頭,“都是托小平同志的福。”這真不是拍馬屁,對他們這代人而言這是由衷的心聲。
“嗯,好好去玩。多認識一些人”
想和耿老說話的人還多。四個人讓開,就自己人先湊一堆了。
黎夏還好,有幾位同行過來和她打招呼、說話。她如今在零售行業也算得一個人物了。
超市、百貨、電器、服裝幾個門類都有人來和她說話。
但明哥和小彭同志的身家在房地產業真算不得什么。
一個只在縣城開過兩三個不大的盤。一個雖然在深圳搞房地產,卻只是小股東。
琪姐笑“很正常,不進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更不知道自己錢少。我這個職級要是在縣城也是一局之長,眾人巴結的對象。但在北京城”
黎明道“就沒品了是吧或者品”
“你才沒品呢。哎喲,我看到我大領導了。你跟我一起過去打個招呼。”
大領導顯然有些驚訝在這里會遇上黎琪。不過黎琪鬧離婚的消息他倒是聽說了一點。這是攀上高枝了
沒辦離婚手續啊。竟然就這么張揚的跟來這種場合了
黎琪笑道“領導不要誤會,這是我弟,親弟,做生意的。我們和耿老算同鄉吧,他就給我弟發了請柬。”
那這也是一條人脈啊。耿老出了名的提攜同鄉。
“嗯,那挺不錯啊。你弟弟也不錯。好好干”印象一下子拐了個彎。
黎明端著酒杯和姐姐的大領導不卑不亢的說了幾句。
等分開了他道“我比潘愈拿得出手多了吧今晚很給你長臉吧。”
“他至少有一樣比你強,沒多出個閨女來。放心吧,我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能不跟老潘家再有瓜葛,這是好事。”
小彭同志則很有風度的陪著黎夏,同張文中等人聊天。他基本就是聽著,但儀態很好。
分開之后,他過去端了兩杯白蘭地過來,遞一杯給黎夏。
“看來你們很有共同語言啊。”
黎夏道“那是因為現在大家同樣面臨家樂福的威脅,而且同樣是打算化危機為轉機。不過,于我而言還有兩三年的時間。他們就只北京,是火燒眉毛了。我覺得我還可以派人到物美看看他們準備怎樣師夷長技以制夷。”
物美可是在外資的壓力下茁壯成長起來了的。
說話間常玥和常昊也過來了打了個招呼。他們沒有單獨的請柬,是跟著長輩來的。
他們父母的請柬上有一個攜家人,他們就被攜來了。
來了自然是要找認識的人維持關系,轉悠到附近看到黎夏他們就過來了。
打過招呼,常玥和黎夏說話。
常昊盯著彭志杰看了看。養移體居移氣,小彭同志如今的氣質也是漸漸有了脫胎換骨一樣的變化。
對這種自身能力不突出的二世祖,他壓根不放在眼底。郭淮那么多堂兄弟,每個月除了拿萬兒八千的家族基金過活,還能做什么
他對著常昊隨意點了個頭就沒理會他了。倒是常玥說的話還能引起他一些關注。
常玥道“我去找了芳姐,她聽說你只肯一年一出承包費,而且不會參與經營蹙了下眉頭。然后穆曉楠就嚷嚷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