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鰲拜、平三藩、三征噶爾丹年輕時的康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然自二廢太子后,康熙的身體就每況愈下,原本保養得十分好的他頭上生出幾根華發,對繁雜的政務也開始感到力不從心。
乾清宮。
龍案后,身著龍袍的帝王面前攤開一本奏折,卻是以手撐頭很久沒動。
梁九功小心的打量兩眼,發現皇上像是睡著了,想到他這些日子晚上都沒怎么睡好,猶豫兩秒還是轉身拿起披風過去準備給他蓋上,讓他小憩片刻。
然而他剛走到近旁還沒來得及為對方添上披風,有些消瘦的帝王卻已經醒過來,他放下撐著額頭的手,往日銳利的雙眸此時卻有些微失神。
“萬歲爺”梁九功發現后輕喚一聲,像是怕驚著他一般。
康熙沒有回應,視線定定的望著前方虛空處。
他方才做了個夢,夢中重新回到去歲,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致仕后入宮與他告別的場景,那頭發斑白、步履蹣跚向自己走來的身影清楚的一如昨日。
夢中醒來,想到距這位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老臣告老還鄉已經過去近一年,康熙心里生出幾分惆悵。
倒不是他多舍不得李光地,只是由李光地想到這些年身邊親近的人一個個離開,朝中的老臣也都走的走亡的亡,那種孤家寡人的感覺越發濃烈。
大概是年紀上來后越來越見不得生離死別,一生強勢的帝王也開始變得容易傷感起來。
比如此時,剛從夢中走出來的他抬頭看到不遠處墻上掛的字畫。
那是出自納蘭容若的一首詞,康熙視線落在那一句“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番離合,便成遲暮”上,心里不由又想起這位才華極佳卻英年早逝的人來,本就傷感的帝王一時竟是忍不住長嘆一聲。
當人開始頻繁回憶起從前來,說明是真的開始老了,他望著那副字畫,腦海中不由浮現納蘭容若在自己身邊當侍衛時的情景
納蘭容若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康熙與他既是君臣也是友人,想到轉眼他都去了二十余年,康熙越發有種時光易逝的感覺。
梁九功發現自家主子心情不好,想到方才小太監過來稟報的喜事,開口道“萬歲爺,方才寧壽宮傳來消息,說是陳庶妃要生了。”
生子本就是喜事,尤其是康熙八歲登基,至今已是五十五年,在這個年紀還能有子,不得不說,這個消息多少驅散了他心中的傷感,甚至讓他有種自己還沒老的錯覺。
當然,這個年紀還能有孩子,對男人來說也確實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隨朕去瞧瞧。”
康熙此時并不缺兒子,并且已經因為年長的幾位兒子傷透了心,但這個時候到來的孩子,意義終究不同,以至于他聽到這個消息后,親自走了一趟寧壽宮。
寧壽宮。
陳庶妃發動已經有些時候,宮里的幾位主位娘娘早就守在這。
“哇”
康熙到寧壽宮時,正好聽到新生的啼哭,這代表生命力強健的洪亮哭聲讓他露出欣慰的表情。
近來難得看到他開懷,梁九功趕緊揚起笑臉說了一連串吉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