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叛軍窮兇極惡,對待那些王公貴族也是毫不手軟,若真惹惱了他們,說不定自家一家子小命不保,倒不如叫孩子辛苦些,多學些東西,再說,孩子寫的作業他們也瞧見了,很是有用,便是未來考不了科舉,去當個賬房掌柜,也是不差的。
家長們默認,孩子們反抗不能,最終孩子們就開始了苦逼的小學生涯。
文學課,數學課,俄語課,體育課范婉直接照搬未來學校的時間表,把每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的。
不過幾天的功夫,家長們也發現了好處了。
以前孩子們在私塾上學的時候,只一個夫子教導,夫子的喜好就格外重要,家中為使孩子得夫子喜愛,經常會在束脩之外,還得時常與夫子聯絡感情,時不時的送些吃的用的不說,還得交代孩子莫要和其他人起爭端。
可如今,孩子上課,不同的學業有不同的老師教授,據說上滿了一年后,還會換個新的老師,這且不說,只說學堂不允許老師收授學生家長的財物,也叫學生家長感覺十分意外。
用那些叛軍姑娘說,以前的私塾是私人的,如今的學堂是公家的,自然不一樣。
日子一天一天過。
老百姓起初還有些害怕,可漸漸的,他們發現這些叛軍對待他們老百姓很好。
路上巡邏的官爺看見需要幫助的,也不吝嗇幫助,對于百姓也從未趾高氣昂,叫他們感受很是不同,至少,與之前那些大人的統轄下,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原本飄搖不定的心,隨著一天天的過去,終究還是安定了下來。
盛京城里恢復平和,可盛京行宮里卻是一派緊張。
“不能叫他們打到沈陽府來,否則咱們就太被動了。”
范婉看著輿圖,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
斥候來報,清軍出現在百里外,正急速往盛京城趕來,按目前的速度,很可能在后日清晨到達盛京城外。
如今的盛京城西側城門還留有被炸開的缺口,一旦大軍到來,將不必攻城,直接從此處進去城池,直接與他們打起巷戰。
如今城中雖然百姓已經出走大半,但到底還有一些人留在城內,甚至最近陸陸續續的,還有一些接到消息的,從躲避的地方直接趕了回來。
范婉投鼠忌器,不愿將好容易恢復秩序的城池給攪亂。
所以
“必須將他們攔在百里之外。”
范婉抬眼,語氣冷凝的命令道“人手不夠,盡量俘虜。”
達楞也是一臉嚴肅,抱拳應聲“是,首長。”
隨著一聲令下,駐扎在城外指揮部的大軍立即開拔,往遠方而去,同樣的,嘎達混帶領著另一波隊伍駐扎在另一個方向,嘎西亥則盯著長白上,預防朝鮮有人翻山偷渡。
要知道,如今沈陽府里,還有不少翻山過來種地的朝鮮人。
他們大多在朝鮮過的窮苦且地位很低,沒有自己的土地與房子,所以拼死翻過長白山,到大清來當佃戶,給富人家的老爺種地。
之前由于寧古塔太窮,所以朝鮮百姓不往這邊走,以至于范婉沒發現,這次到了盛京,人口普查之后才發現,光盛京城就有將近兩千多人朝鮮人。
這叫范婉很是無奈,其中最難辦的就是入籍這件事。
一旦入籍,這些朝鮮百姓就擁有了和本國百姓同樣的權利,無論是學習的機會,還是種痘的資格,甚至未來分土地,攤丁入畝,這些人也擁有分土地的資格。
但現在不是未來,并沒有所謂的綠卡,換國籍之說,只要這群人老家的戶籍沒消,心里依舊認同自己是朝鮮百姓,那么未來他們回國,他們就沒有絲毫的辦法。
最終,范婉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暫時不給入籍,但是給發放了暫住證。
有了暫住證的朝鮮百姓可以和普通百姓一樣掙工分,孩子也擁有教育的機會,只是未來沒有了分土地的資格,不過就算這樣,也叫這群朝鮮百姓高興極了。
達楞所去的方向,是清軍來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