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婉可沒彼得那份閑心,她更喜歡搞基建。
海參崴地位特殊,是極好的出海口,海參崴面積不大,卻是天然海港,尤其漁業資源豐富,非常適合捕撈,而且氣候宜人,十分適合夏日避暑,但是這一切,對目前的海參崴百姓來說,卻是最無關緊要的。
漁業資源豐富,奈何捕撈手段落后,只能在淺海地區捕撈一些小魚小蝦。
氣候宜人卻也阻止不了他們食不果腹,格外貧窮。
再加上地域太小,農業不發達,少有的可種植的土地都被達官貴人所占領,所以這邊的百姓普遍皮膚黝黑,面黃肌瘦,看起來很是凄苦。
范婉到來后,就立即斗地主,分土地,軍民一心的開始開墾山地,種植玉米與紅薯,由于氣候與雅克薩相當,雅克薩大學農業方面的專業生開始帶領軍民一起建造起了土大棚。
海參崴的百姓每一日都仿佛活在夢中似的。
這可是她們以前從未想過的好日子。
范婉的港口剛開始建設,對面的東瀛就發現了,如今的東瀛正處于江戶時代,由于幕府勢大,天皇東山性情溫和,遂傳位靈元,奈何東山把持朝政,不愿放棄手中權柄,靈元無奈,只得做了傀儡天皇。
而另一邊,德川幕府經歷過三代豪雄的上升期后,如今的將軍則是五代征夷大將軍德川綱吉。
正所謂盛極必衰。
德川綱吉雖秉性堅強,善于開拓,卻又過于自信,過于執著,頗有些好高騖遠,所以自這一代起,幕府的影響力漸漸式微,東瀛境內開始了新一輪的權利戰爭。
內斗不休的東瀛突然發現海參崴動工修建港口,自然要上報天皇。
卻不想這報告半道被幕府截獲。
德川綱吉自小收儒家思想教育,將論語奉為圭臬,對母親桂昌院言聽計從。
桂昌院深信兒子能成為將軍是因為神佛保佑,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兒子德川綱吉也有所要求,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對于海參崴修建港口的事,桂昌院的反應平平,甚至覺得此事并不值得拿來討論。
最終這件事被壓下,未能送達天皇的桌案前。
所以,范婉這個港口修建的格外順利,對岸的倭寇絲毫沒有反應,范婉想想如今東瀛國內內亂,倒也覺得合情合理。
有了港口,自然就有了交易。
范婉設立海關,對于外國船只欣然接待,只不過,有些商品是不能進海關的,哪怕這些商人賄賂都不行。
為了防止有人瞞天過海,將類似于膏方之類的有害物品傳入國內,范婉先是在海參崴邊疆駐扎兵力,再就是每隔三十米便設一處瞭望所,海岸邊緣十米處不可種植超過一人高的植物,以防止阻礙視線。
海關處的工作人員,每日清晨才抽簽知曉自己的工位在哪里。
可以說,最大限度的預防了和偷渡交易。
不久后,范婉又在港口開了華夏銀行的分行,在這里可以用銀子兌換竹簽,也可以用竹簽兌換銀子,由于竹簽兌換銀子的匯率問題,有不少商家只接受竹簽付款,所以不少商人被迫成為了華夏銀行的客戶。
最初到達的國外商隊是荷蘭的船隊。
說是荷蘭的船隊,實際上商人卻是個西班牙人,由于控制了河西走廊的土耳其不做人,在加上原本貧窮的歐洲人隨著發現了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挖掘了幾個金山銀礦,荷蘭人直接做起了還上船夫,專門負責運輸各大商隊全世界做生意。
之前荷蘭的船隊主要是跑東瀛的。
德川幕府為了和荷蘭做聲音炮,直接把家里的石見銀礦差點挖空了。
荷蘭船隊憑著倒買倒賣,除了擔負一些海上風浪的危險,竟然賺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再加上荷蘭這個海上船夫和不列顛的東印度狼狽為奸,不僅和東瀛做生意,甚至連以前臺灣的鄭家都是他們的交易對象。
主要售賣一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