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主教在俄羅斯養尊處優,玩的都是貴族,突然被要求自己養活自己,那肯定不愿意干,不需要楊子平開口趕人,人家自己就主動求去了。
早已被俄羅斯馴服了的百姓們,如今突然換了個領導人,正不知所措的時候,就被告知,他們以后可以做禮拜,也可以不做,不會強迫他們信仰。
緊接著就是幾十車的糧食,和數百人的建筑隊。
他們很快運來了磚塊,給他們盤炕。
其實盤炕技術是早就有的,只是沒有像如今這般規范,早年在東北,這是貴族專屬,后來還被帶到了京城,只是普通百姓家的盤炕技術不過關,經常有煙道泄露的事情發生,還容易引發火災,所以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貓在家里生爐子,至少安全。
后來宋薇改良了盤炕技術,又建了磚窯,安全方便的火炕從此以后不再是難題。
第一家火炕是帶著幾分強迫性質的,老百姓是恐懼的,但使用后就真香了,有了第一家,第二家就快了,于是在冬至前,家家戶戶忙的熱火朝天,先盤炕,再領糧,由于今年大家伙兒都沒工分,便先登記了戶口,方便開春后開荒春耕分配任務。
這些原本心下不安的人家,聽說新官家還給分配活干,壯勞力還能多掙錢,原本還想著隱藏些人預防多交人頭稅的,如今也不敢隱藏了。
因為他們聽說了,口糧是根據戶口分的,你家幾口人,就分幾口人的口糧,若隱瞞了,就得把自己嘴里的分出來給其他人吃,這如何能肯。
也因此,尼布楚也只亂了不到十天,就進入了正軌。
第一批被緊急征用的壯勞力成了尼布楚第一批拿工分的人,也正因為這些工分,到了冬至那一日,竟然還有機會割肉回去包餃子。
是了,這餃子也是他們這些人帶來的。
一些早年遷徙過來的俄羅斯人,如今的俄羅斯族主婦們,跟著那些過來援建的漢族婦人們學著包餃子,手巧的她們將這些餃子和她們原本的飲食結合起來,居然創造了不少新的菜式,有的菜好吃的讓楊子平忍不住的寫信給堂妹楊雪兒大肆炫耀。
惹得遠在盛京的楊雪兒氣的跺腳,卻又無可奈何,心中不免對尼布楚產生了憧憬。
除此之外,楊子平還從雅克薩遷徙了不少后來投奔到雅克薩的周邊難民到尼布楚定居,還有當初那一批被胤禩解救下來的學子們,也送了兩個過來創辦學堂,教授知識,宣傳思想。
經過政委楊子平的開導,這群新青年已經投奔到了新思想之下,成為了為人民,為百姓奮斗的有志青年。
這倒是叫尼布楚的百姓開心壞了。
要知道以前學習知識都是貴族子弟的專屬,他們的孩子能寫出自己的名字,都是一件能光宗耀祖的事情,因為這證明了,他們已經混到了少爺小姐的身邊去成了近侍,這才能得到一些受教育的機會。
一攬子計劃下來,很快百姓歸心,到了冬至那一日,尼布楚的熱鬧程度已經和雅克薩差不多了。
雖說人口不多,但臉上的笑容卻是相同。
楊子平這才安下心來,送了幾位俄羅斯族的元老前往盛京參加盛京冬至相親大會。
他們年歲大,便帶了家中年歲相當的小子姑娘一起去。
而就在盛京冬至那日。
天還沒黑,篝火就點燃了,在篝火的映照下,不少人圍著篝火跳了幾圈舞。
這一日,真的是最快樂最自由的日子了。
無數平日里忙忙碌碌的男男女女,換上自己最華麗的衣裳,滿臉羞澀的在大街上偶遇,若有看中的,便交換信物,好次日去找冰人上門說合。
范婉一如往日的站在盛京行宮門前的高臺上發表講話。
她說話的時候,原本喧鬧的街道一下子就變得寂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