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好啊。
只要接下了,就說明衛氏對朝廷的態度還是有所保留的。
只是,激動完了,康熙才發現自己竟然因為衛氏接下圣旨而激動,頓時臉上的笑容一頓,隨即消失,何時他竟淪落到只要衛氏接了圣旨就激動半天的地步了
想想還有點心酸。
恰在此時,梁九功從外頭進來,打了個千兒啟稟道“啟稟皇上,永和宮德嬪娘娘送來了梨湯。”
“她這是嫌朕脾氣大”所以才送這么下火的湯
這碗湯恰好撞在了槍口上。
梁九功“”這話說的,難不成脾氣還不大
忠心耿耿的老奴才梁九功,在如今陰晴不定的康熙跟前,也忍不住的在心底腹誹道,不過面上還是勸慰了一句“皇上,如今過了夏至,本就到了喝梨湯的時候。”
可這勸慰一點兒用都沒有。
德嬪還是受罰了。
第二日,整個后宮都知道德嬪昨天龍屁拍到龍腿上,德嬪則差點沒氣昏過去。
如今她身邊只剩下一個十三阿哥,自己的兩個兒子全都不在自己身邊,尤其是她的十四,如今跟在那個病歪歪的鈕祜祿貴妃身邊,也不知可吃的飽。
比起好命的四兒子胤禛,她愈發覺得,十四可憐極了。
佟佳氏沒兒子,自然把胤禛當寶貝,可鈕祜祿有兒子啊又如何會把心用在十四身上。
德嬪越想越難受,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可白天卻還得操著人淡如菊的人設,畢竟她娘家不顯,若再失了體面,在這后宮就當真沒有立足之地了。
想到這里,她就想到了遠在盛京的良妃。
曾幾何時,她是她最瞧不上眼的人,可如今人家親自撫養自己的兒子,兒子還封了郡王,怎么看,都比在宮里的她逍遙自在多了。
越想越心塞,原本只是裝病的,這一心塞,直接就真病倒了。
在外頭忙的累死累活的胤禛還得去永和宮請安侍疾。
上輩子德妃有個什么不爽利,進宮的都是福晉烏拉那拉氏,他只需要過來坐一坐就行。
可上輩子在年歲很小的時候,由于費揚古戰死而指給他的烏拉那拉氏如今不僅沒有指給他做福晉,甚至由于費揚古死的不光彩,而愈發的低調。
所以胤禛只好停下手中的活計,過來侍疾。
德嬪這一病,就病到了次年二月。
還沒開春,整個京城寒風蕭蕭,康熙為了太監衣衫襤褸的事,將內務府狠狠的發作了一通,當得知小太監們是因為將銀子孝敬給了上頭的管事太監,而導致連扯布做衣裳的錢都沒有的時候,康熙也是沒了辦法。
最終只能讓內務府開了庫房,由這些小太監賒欠一些料子。
而就在此時,江南那邊貢上了一款極為細膩的棉布,穿在身上十分親膚,甚至比起絲綢來也是不差,但價錢卻比絲綢便宜的多。
內務府動了歪心思。
他們將細棉布包裝成高檔布料,賣給了京城里的幾家制衣坊,轉而購買粗棉布回宮,賒欠給那些小太監制作衣裳,這其中一倒手,就賺的盆滿缽滿。
康熙不知道內務府的小動作,卻被宜妃看在了眼里。
宜妃如今父親三官保被俘,再沒有以前在宮中的囂張,但作為一個有兩個阿哥立住了,其中一個還養在太后跟前的妃子,在宮里也沒人敢惹她就是了。
宜妃不動聲色,而是將這消息偷偷遞到了章佳氏跟前。
章佳氏生了十三阿哥后三年才晉封為敏嬪,卻在那一年恰逢康熙南巡河工,便未曾正式冊封,如今的敏嬪雖說有個嬪位,卻是名不正言不順。
隨著年歲漸長,又生下一二兩女,敏嬪心中愈發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