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句話的第一瞬間,康熙甚至都沒反應過來這說的是良貴人。
而是瞬間想到了自己逝去多年的老祖母,孝莊文皇后,她也是歷經三朝,撫育天子的太后所以說,良貴人曾經竟是孝莊文皇后這般的人物
若當真如此,良妃能看穿他的布局,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惜弘文已經死了十年,否則的話,他必會繼續追問下去。
康熙也不知此時自己內心到底彌漫著的是一種怎樣的情緒,后悔,憤怒,焦躁五味雜陳的厲害。
想想孝莊文皇后,丈夫冷落,兒子叛逆,也就到了晚年,他這做孫兒的才算是讓她享受了幾番天倫之樂,可縱然如此,在他年幼之時,也是多虧老祖母護佑,才能平安長大。
若良妃當真是孝莊文皇后這樣的人物
康熙閉了閉眼,不敢去想。
他覺得良妃是老天爺送給大清的福將,奈何福將自己不這么想,她不愿意留在宮里,她寧愿去蝦蟆山上種地,也不愿在宮中做他的妃嬪。
“皇上”圓通方丈沒看過卷軸里的內容,也就不知道那里面的內容對康熙的沖擊有多大,但他還是看的出來,康熙的臉色不太好看“您沒事吧。”
由于摒退左右,就連梁九功都撤了,這屋子里除了圓通沒旁人。
胡子花白的圓通這會兒也顧不得出家人的身份了,趕緊的扶著康熙坐下“快喝杯水。”
康熙順勢坐在了椅子上,這才發現,自己竟有些渾身發軟的跡象。
“叫梁九功進來。”
他抬起手,語氣雖不見氣弱,卻也叫人聽了心下一緊。
圓通沒有弘文的本事,自然也就沒有弘文的底氣,所以他真的很怕擔責任,一聽康熙吩咐,用與那花白胡須極不吻合的矯健身姿跑出去,將梁九功給喊了進來,還十分貼心的雙手合十“既如此,皇上,老衲就先告退了。”
康熙剛一點頭,圓通就腳底抹油遛了。
梁九功一看見康熙這模樣就心知不好,連忙湊過去問道“哎喲皇上,您臉色怎么這么差,奴才這就去請太醫。”
“不用,朕坐會兒。”
康熙擺擺手,便長舒了口氣,順勢靠在了椅子上。
說到底,叫圓通喊梁九功進來,不過是為了叫圓通離開罷了,畢竟一國皇帝的疲態,怎能叫外人看見。
這一枯坐,就是半個多時辰。
梁九功急的手指不停的互相搓著,他不敢表露在臉上,可他自從跟在皇上身邊,還是頭一回見到皇上這副模樣呢,不是傷心,也不是難受,而是一種深深的疲倦。
他不知道那卷軸里寫了什么,能叫堂堂天子露出這樣的神情來。
康熙的脆弱只是片刻,等過了這一陣兒,表情就又恢復平常了。
既然來了五臺山,哪怕心里再著急,但是佛還是要拜的,雨自然也是要求,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佛祖顯靈,在康熙拜完菩薩后,江南下了一場小雨,雖然只持續了短短半盞茶的功夫,但好歹下了雨。
原本的燥熱也因為這一場小雨緩解了許多。
不少老百姓看見下雨就沖出了屋子,任由自己沐浴在雨水之中。
江南的官們看見下了雨,也算是放下了心,當即一個個的朝著京城的方向磕頭,感激皇上求雨之恩,康熙啟辰去五臺山求雨可不是什么秘密,這些當官的耳朵一個比一個靈,早就知道了。
這些日子江南不太穩當,百姓們怨聲載道,如今下了雨,這些當官的趕緊的出門宣揚皇上求雨的功績,好叫這些百姓看看,這老天爺,最屬意的還是咱們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