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各部并不太平,他們驍勇善戰,卻擁兵自重,強攻不得,只能安撫,而京城之中,自從佟佳氏與鈕祜祿氏接連有孕,佟佳氏與鈕祜祿氏便都起了動蕩。
最讓康熙感到糟心的,便是臺灣之事了。
臺灣如今的主事人乃是前明延平王鄭成功的嫡孫。
兩年前臺灣鄭成功嫡子鄭經去世后,便由他的兒子鄭克塽繼位,這位才十二歲的小王爺,幾乎成了馮錫范與鄭德瀟手里的傀儡,在此之前,康熙向來采用懷柔政策,打算詔撫鄭氏族人,許以國公之位,奈何鄭家冥頑不靈,負隅頑抗,一直不愿接受詔安。
兩年前,鄭家陷入鄭氏內斗,長子鄭克臧被殺,次子鄭克塽上臺,康熙果斷改懷柔為剿滅,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海戰。
如今,臺灣被封鎖兩年,無論是東印度公司,還是櫻花國,都無法與之進行正常貿易。
五月初五,施瑯與姚圣啟因為出兵時機產生了爭執,最終官司打到了康熙跟前。
康熙如今正苦惱這件事。
就在康熙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突然宮里傳來了消息,說佟佳貴妃生了個格格。
只是格格的身體不大好,出生后就十分的虛弱,佟佳貴妃得知后十分悲傷,當時就崩漏不止,宮內的太醫全都守著承乾宮,搶救一夜方才將佟佳貴妃的性命給搶救了回來。
康熙原本對佟佳貴妃懷有身孕的事是不喜的。
可在得知佟佳氏生的是個小格格,本人就差點血崩而死時,仿佛瞬間想起了這些年二人的甜蜜時光,立即下了圣旨,叫宮內太醫全力醫治,他會盡快趕回京城。
宮里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佟佳氏拼了命生下的卻是個格格,這叫佟佳氏一族很是失望,再加上佟佳氏孕期思慮過重,身體孱弱,好幾次都有了小產跡象,最后更是直接靠著臥床保胎,才保住了這個孩子。
可就算如此,生產時還是出了意外,崩漏不止不說,孩子生出來還奄奄一息,和當初德妃生的七格格差不多。
只是這一次再沒有一個良貴人給孩子保命了。
胤禛站在承乾宮正殿的大門口,看著里面碰頭討論的太醫,和腳步匆匆的宮女太監,手忍不住的攥緊。
上輩子他的苦難就是從佟佳貴妃病危后開始的。
佟佳氏產女后,又得知族中選定了她的親妹妹,打算年歲一到就送入宮中,再加上小格格未曾滿月既殤,佟佳氏便開始了纏綿病榻的日子。
那段日子,是胤禛既懷念又痛苦的日子。
佟佳氏將一切都壓在了他的身上,母愛,期盼,對家族的恨意,都壓在了他的身上,她要他努力,要他成為佟佳氏的兒子,她絕不甘心自己成為家族的棄子。
佟佳氏對他越好,德妃對他就越不好。
后來胤祚沒了,胤禎出生,德妃的眼里徹底沒了他這個兒子,可偏偏在此時,佟佳氏再也堅持不住的,香消玉殞,撒手人寰。
佟佳氏死后次年,小佟佳氏就入了宮,佟佳氏一族都期盼著小佟佳氏能生一個擁有佟佳氏血脈的兒子。
胤禛這個孝懿仁皇后的養子,德妃的親子,就顯得格外的尷尬。
親母不親,養母已逝,身無扶持,只能跟隨太子后頭,當一個身先士卒的馬前卒,小心謹慎的謀一條出路,每當午夜夢回,他都曾想過,若當初孝懿仁皇后不曾死,小格格不曾死,他是否也能有個強大的母家,擁有與胤礽分庭抗禮的資格。
而不是像未來野史寫得那樣,他的皇位來路不正。
所以
佟佳貴妃,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