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時辰到了。”
貼身太監小蘇子走到胤禛身邊,小聲的提醒道。
胤禛緩緩的睜開雙眼,抬眼看著奉先殿上面掛著的幾張等身肖像,以及下面幾個高大的牌位,那是自努爾哈赤起的直系祖宗,如今也才兩三個牌位。
猶記得上輩子,皇阿瑪去世后,這里就多了一個牌位。
自己死后牌位也放在了上面。
一直到大清滅亡,這上面一共擺放了共計十一個牌位,曾經皇祖父皇太極入關,雄心萬丈,以期大清長治久安,延綿萬年,得意于漢人羸弱,滿人鐵騎,金戈鐵馬,滿蒙聯手,滅明壓漢,三代帝皇,滅準噶爾,整頓吏治,廢除賤籍,平羅卜藏丹津,平大小金川之亂最后,卻只傳了十二世。
十二世啊被他們打敗的大明,還傳了十六世。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無有傲骨,清滅留污名。
他大清朝,數百年的江山社稷,在未來,卻別文人墨客指著脊梁骨咒罵。
胤禛深深的吸了口氣,抬起手,小蘇子趕緊的過來,摻扶著自家跪了一個多時辰的主子,等他終于站起來后,趕緊的蹲下為他揉揉膝蓋,一邊稟告道“剛才承乾宮的吳嬤嬤來了,只說永和宮那邊鬧起來了,貴妃娘娘叫你回去的路上順道去看看去。”
“怎么”
胤禛坐在杌子上“依舊不肯旁人將六弟帶走”
“約莫是這么回事,德妃娘娘哭的厲害。”小蘇子也是知道自家主子和永和宮娘娘的關系的,他打從心底里就為自家主子感到不值。
說起這養母,宮里哪個阿哥是留在自己親額娘身邊長大的
也沒見那些娘娘對自己親生的這么狠。
“湖涂。”
胤禛嘀咕了一句,聲音不大,只小蘇子聽見了。
小蘇子卻只當著沒聽見,又給胤禛揉了會兒腿,才扶著他站了起來“主子,您腿還能走么”
胤禛動了動“沒事兒,走吧,先去永和宮。”
小蘇子嗻了一聲,便跟著后頭出了門,到了門外,奉先殿里的總管太監已經在等著了,胤禛日日來跪經,乞求老祖宗保佑養母安康,起初老總管也以為他就是說說罷了,哪里知道他竟真的日日一絲不茍。
孝順的孩子誰都喜歡,老總管也對這位小阿哥多了幾分佩服。
所以這些日子胤禛不管是來,還是走,這位老總管都會到門口候著,胤禛離開前關心了一句,燙心的話暖的老總管心里頭舒坦極了,等胤禛走后沒多久,二人的話就傳到了太皇太后的耳朵里。
而胤禛出了奉先殿就去了永和宮的消息,也一并傳了過來。
太皇太后聽了后問身邊的大宮女采兒“這永和宮還鬧著呢”
“是啊。”采兒點點頭“六阿哥的情況不大好。”
“哎”
太皇太后捻著佛珠嘆息一聲“這都是命。”
“八丫頭沒這個命,老六也沒這個命”
太皇太后想到良貴人的神奇,越發覺得,這人的壽數當真是上天注定了的,不然怎的太子老四出了天花,就有良貴人在旁邊伺候著,八丫頭和老六病重,就沒個人能幫忙呢
當初因為和自己作對,皇帝給包衣出身的老六取名叫胤祚,如今看來,名字太厚重,也看有沒有這福氣,能承受得起。
“四阿哥是個孝順孩子。”蘇茉兒在旁邊提醒了一句。
太皇太后這才扭頭吩咐道“蘇茉兒,你親自去永和宮走一趟,要是德妃鬧得太厲害,就叫她親自去跪經,既然老四的孝心能感動老祖宗,叫佟佳氏身體有所好轉,相比德妃這親娘的心,更能叫老祖宗動容才是。”
蘇茉兒點了點頭“欸,奴婢現在就過去。”
等她走到永和宮,德妃確實鬧的厲害,她尖銳的指甲掐著胤禛的胳膊,眼睛腫的像核桃,咬牙切齒的瞪著胤禛“你既有辦法叫貴妃娘娘好轉,想必也能有辦法叫你弟弟好起來。”
胤禛抿著嘴,眼圈發紅,目光陌生的看著德妃。
前世德妃心中只有老十四,他上了位后,還要被親生的額娘質疑皇位的來路,那時候朝中八爺黨占了大半,當時若不是有老十三襄助,說不得他的皇位也是難以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