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忙的不行,由于沼澤淤泥并不適合做積酸菜的大缸,于是她還和冷秋蘭跑了一趟赤峰城,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也才買了七八個大水缸。
最后實在沒辦法,干脆自己出去勘測土壤,找了好幾種不同的土基回來測試過后,終于找到了兩處可以做陶土的土壤,然后由她指導,最佳工具人毛熊大兵做苦力,燒出了幾個奇形怪狀的大缸,解了這積酸菜沒有容器的燃眉之急。
當然,在制作大缸之前,首先要做的則是種白菜。
種植白菜的技術含量并不太高,優質的白菜種子卻尤為重要,一般種下后數日就能發芽,這樣的蔬菜可以很好的在冬天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腌制成酸菜后,還能補充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蔬菜。
但是
這樣的白菜想要留種卻很難。
至少把宋薇給難住了。
好在只想著自給自足,就寨子里的這兩百號左右的人,范婉拿出來的這點兒白菜種子也算是綽綽有余,還能剩余一部分給她做研究,她暫時也就不著急了。
白菜種下去后,又趕緊的種土豆,還得想辦法給大豆育苗。
總之忙忙碌碌的,整個寨子里的人都仿佛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等終于空閑了下來,才發現,已經到了十一月了。
磚窯一刻不停的燒著,燒出來的磚各家各戶拿工分兌換著建了房子,砌了炕。
在感受到了炕的溫暖后,就連住在山腳下的孩子家長們,也忍不住了,紛紛以孩子的名義來申請住房資格和地皮,并且保證,明年但凡有空暇,都會過來幫忙干活攢工分。
明明不是寨子的人,卻早已歸了心。
到了十二月,終于下了第一場雪。
田地里的白菜長勢喜人,一顆顆的,在這些冬日里以奶和肉為主事的蒙古牧民眼中,簡直比什么都尊貴,以前他們只能用茶葉來補充維生素,所以茶葉很貴,他們忙了一年的收成,大半都去換鹽和茶葉了,如今有了這白菜,茶葉的作用就不大了。
不過
“這一地的白菜,得怎么吃才能吃完啊。”吳兆騫可不是那不懂行的,他是吃過苦的老爺子,對農桑之事也是了解的。
“沒事,明兒個我帶著她們積酸菜。”
范婉笑笑,至于用來積酸菜的鹽,范婉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固爾班鹽池。
固爾班鹽池,在后世被稱為額吉淖爾,是內蒙古三大鹽池之一,也是草原牧民口中的母親湖,以盛產大青鹽而著名,是天然鹵水的結晶,既是上好的調味品,也是很好的藥物。
積酸菜
吳兆騫有些懵,這可觸及到他的知識盲區了。
不過既然范夫人有辦法保護這些白菜,他也就不多問了,甚至已經開始思考著,那酸菜的滋味兒,顧名思義,酸菜酸菜,一定很酸,得想幾個能中和酸味的菜肴才行。
到了晚上,范婉將積酸菜的事告訴宋薇。
“自赤峰出發,往東北區數百里,有一鹽湖,名為固爾班,咱們想辦法去取點兒回來,好積酸菜。”
宋薇聞言頓時滿腦袋黑線“就只取點兒鹽回來”
那么大費周章的
“多取點兒也無妨。”范婉笑著解釋道“如今朝廷主要的產鹽地在掘港,兩淮鹽運便在揚州,清朝的鹽價眾所周知的貴,尤其到了后期軍政消耗全靠鹽稅,縱使如此,這固爾班也未曾留下多少名聲,可見這固爾班的控制權并不在朝廷手中,而是在內蒙古各大王爺手中。”
“自古以來,鹽鐵便是最重要的國家資產,所以說固爾班必定守衛重重。”
宋薇一聽,頓時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