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既出,天地震撼。
這里是哪里
是寧古塔,是盛京,是滿人的發源地
在這里挖出了清三世而亡的箴言,這事情若是捂得住還好,若是捂不住,怕是要捅出大簍子的,如今這皇帝雖然是愛新覺羅氏,可若滿人真的那么心甘情愿奉之為主,當年也就不會發生輔政大臣架空小皇帝,一手遮天的事了。
當初鰲拜之所以敢那么做,不僅因為他本人勇猛,更因為他背后有滿蒙貴族的支持,至于后來的落敗,也是因為滿蒙貴族眼見小皇帝長大勢不可擋,再也壓制不住,才又轉回了頭。
這些康熙不知道么
不,他知道。
只是他沒有任何的辦法,他只能捧著滿蒙貴族,用賄賂的方式叫他們閉嘴,從而給出足夠的時間,叫他去應付吳三桂以及臺灣之事。
滿蒙八旗子弟在京城紈绔混不吝,無詔不可出京,不可參加科舉,表面看似康熙為安撫滿蒙貴族而給出的特殊待遇,但真實深究起來,不過是想用這種捧殺的方式,水磨功夫,將他們養廢掉罷了。
否則,就康熙這般重視子嗣教育的人,京城八旗子弟卻紈绔居多,又該從何解釋起呢
此舉頗見成效,以至于一群人拼命想要捂住石板的事,反倒因為過于嚴肅的氣氛,走漏了風聲,之前只有采石場罪犯知曉,如今直接搞得整個寧古塔人心惶惶,風聲鶴唳了起來。
城中普通百姓多為隨同罪犯家人遷徙而來的內地漢人,比起土生土長的滿人貴族以及披甲人,天生低人一等不說,還大多數以良民的身份被迫賣身為奴。
要是心甘情愿,那肯定是沒有的。
所以說聽到這樣的消息,一個個面上不敢說,私下里卻關起房門捂著被子大笑三聲。
只恨不得這些壓迫他們的滿清走狗死光了才好。
巴海剛聽到孫子的病情有了氣色心情大好,結果就聽聞了這個噩耗。
“依先生所見,是否為人為”巴海詢問幕僚。
“得去看看那石頭是在哪里發現的,按理說,這石場中一塊石頭都有上千斤,非人力可為,若在碎石中倒還罷了,若在整石中,將軍還是盡快遞折子入京的好。”
巴海也是一陣頭疼。
要說是采石場也并非寧古塔獨有,可偏偏事情發生在了寧古塔。
而且那石板上寫得字,他也是十分在意。
若是人為倒還罷了,若是天意他也該繼續觀望,日后的路該怎么走了。
至于什么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都是一些無用的廢話罷了。
幕僚的話很在理,巴海親自帶人又去了采石場,他這一走,將軍府這邊明顯的氣氛就變了,之前范婉給額生次子治療的時候,只有巴海與額生二人來過,巴海一走,當天傍晚屋子里就多了好幾個女人。
幾個女人打扮的很是富貴,坐著就打起了機鋒。
雖說以前在宮里看慣了這樣的場面,可時隔數年再一次看見,還是讓范婉感覺很神奇,作為一個老大夫,她干脆默默的縮在旁邊,聽了個全部。
再一次感嘆這人一無聊就容易生矛盾,若這些女人們各個都忙起來,能吵起來才怪呢。
可見人不能閑著。
無視了某個女人想要他下黑手的暗示,范婉依舊很認真的照顧病人,行動軌跡簡單到只有兩點一線,唯一一次出門還是因為藥材不夠,親自在護衛的陪同下,去了城里的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