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先抽調石料給家家戶戶修炕過冬天,如今只能另想辦法了。
范婉嘆了口氣,將此事記在了記錄本里。
民心齊,泰山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見這民心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范婉如今要做的,就是先為寧古塔百姓謀福祉,然后才是去擴大領土。
只是,在謀福祉之前,還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那就是接下來恭親王常寧即將到來,她該怎樣處理他,箴言石壁早已讓康熙注意到了寧古塔,所以才會派遣恭親王常寧來此一探究竟。
范婉早就預料到箴言石壁一出,康熙必定跳腳,只是她沒想到的是,康熙反應竟然這么劇烈,直接派遣了自己的弟弟過來。
其實這也算是范婉預估錯誤了。
畢竟事關朝代更迭,但凡是個皇帝,反應就不可能不劇烈。
只可惜范婉經驗少,上輩子又身居高位,一輩子過的最苦的時候,就是剛到西北去的那段時日了,想必日后范婉就知道,這箴言一事,當為慎重。
不過
好在事情也沒往壞處發展。
恭親王既然想來,那便再不用回去了。
雖不知這恭親王什么時候會到,范婉還是做了完全的準備,整個西城直接被封鎖不說,披甲人的武器甲胄也被收繳了個干凈,家里的披甲人盡數被帶走,只剩下婦孺孩子倒是沒受什么傷害。
甚至還有人親自上門給她們種痘。
她們起初本是劇烈反抗的,隨即在看到其它百姓也去種痘后,這才變得將信將疑,可到底還是不敢,于是便叫家里的丫鬟婆子,小廝先去種,結果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再派人去,又沒回來。
第三次她們不敢派人去了。
這些人平日里有人伺候慣了,身邊的人一少頓時就做什么都束手束腳了起來。
只是這些匪徒打著仁義的幌子行事,對城中百姓多有優待,沒道理押著家里的丫鬟小廝不讓回來,顯然,這群人不回來是自己不愿意回來。
她們只覺得這些狗奴才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做了逃奴。
雖然怒火中燒,卻不敢像以前那般追找逃奴,反而將家里剩下的奴才都給關了起來,生怕他們出了門也一去無蹤影。
誰曾想,他們不讓奴才走,架不住奴才自己起了心思。
短短幾日的功夫,家里的丫鬟婆子們,便偷跑的偷跑,翻墻的翻墻,有一戶人家更是凄慘,家里的小廝臨走之前,還把家里的庫房給摸了一遍,拿走了數百兩紋銀。
當然,這小廝演技不過關,到了門口就被搜查了出來。
范婉得知后,直接叫人給他種了痘后,就給扔到了采石場去了。
如今他們正在復查采石場囚犯的案子,小罪可免,大罪難逃,冤枉者則無罪,所以如今采石場的人手在急速減少,當然,也有刺兒頭見城池已破,想要振臂一呼,趁亂帶人沖出城去,重復范婉的崛起之路,結果人剛出城門,達楞站在城墻之上,舉起火遂槍便是砰的一聲,子彈射中后背心,直接炸出一片血花,湊過去一望,整個后背心都爛掉了。
結果達楞卻是皺著眉頭,低頭看看手里的槍,覺得自己到底不如金姑娘,否則這槍怎么效果如此不同呢
這一手直接震懾住了那些有歪心思的。
這不動聲色取人性命還是算了吧,他們可沒那身板能硬抗,沒見那人后背都爛掉了么
小廝犯的是盜竊罪,按理說不當送到采石場這么重的罪行,可范婉初來乍到,正是立威的時候,種牛痘,布施補藥,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說話溫柔和煦,這是以柔和姿態拉攏人心,但也難免被當成軟柿子,所以這頭一宗犯罪就被抓了典型,用了重典。
小廝被拉到城池中間的高臺上,一邊哭一邊承認自己的罪行,然后鈴蘭當眾宣判勞改一年,就給送到采石場去了。
臨去之前,還拉著游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