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茶滿地哼了一,趴在池遲身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霍小茶認真按照自己的計劃來生活。
早晨準時起床,吃早飯,去學。
霍小茶拉著池遲,在樓梯口遇到了晨練回來的張大爺。
“小茶,要去學啊”
霍小茶點點頭“嗯,張爺爺好,我和爸爸要先走了,快要錯過計劃的時間了。”
什么計劃張大爺解,剛要他,霍小茶就拉著池遲跑掉了。
樓道里,池遲回過頭,跟他揮揮手“我們先走啦。”
傍晚幼兒園放學,回到小區,下了車,霍小茶立即拉著池遲,要跑回家。
“爸爸,快點,已經要錯過計劃的時間了。”
“堵車能怪我,而且只差了十分鐘而已嘛。”
樓下涼亭里,張大爺剛準備喊住他們,結果他們兩個跑掉了。
第三天,第四天。
霍小茶總結前幾天的經驗教訓,開始細化自己的計劃表,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
他還給家里的東西都做了規定。
從今天起,他們家的茶幾貼著紙條桌子,可以放東西
水杯貼著紙條水杯,可以喝水
沙發也貼著紙條沙發,可以坐
池遲哭笑得,還有些緊張,害怕這是他性格的缺陷,害怕他長大以后會走既定的男配道路。
以在接霍小茶放學的時候,池遲趁機請教了一下霍小茶的老師。
老師說,小朋友都會有這個階段,比較小的時候是遵守權威的規定。等到長大一些,就喜歡由自己來制定規則,且要求其他人遵守。
霍小茶的學們都有這種情況,喜歡在做游戲的時候制定屬于自己的規則。
這幾天霍小茶在幼兒園也發布了一些規定,包括但限于吃午飯要多吃青菜、睡午覺要從頭蓋到腳。
結果沒人聽他的,只有豌豆和他一起遵守甘共苦的好哥們。
老師說,這樣很正常,用強加干預,家長可以配合引導,但是要打擊他的自信心。
而且這樣也有好處,這幾天了給家里的有東西編寫說明,霍小茶天天查字典,學習的生字已經很多了。
放學之后,池遲躺在沙發,翻著借來的教育心理學,抬頭看看霍小茶。
霍小茶正拿著自己的說明,到處粘貼。
池遲看著他到處亂跑的樣子,笑了笑,放下心來。
這么可愛的小崽崽,絕可能性格有題。
池遲覺得自己可能養了個天才小崽崽,就是這個小天才,他努力錯了方向。
別的小崽崽在炒股做黑客,他在給家具家電編寫說明。
過對比一下主角攻受池遲去接霍小茶的時候,發現他們今天吵架了,站在隊伍里,復讀機式吵架。
類似于“你是豬”和“你才是豬”的一百遍循環。
這樣一對比,霍小茶真是太天才了
池遲抬起頭,給霍小茶隔空投遞了兩個“爸爸的親親”,然后轉回目光,繼續研究教育心理學。
這時候,霍小茶拿著說明,跑到他身邊來。
“爸爸,這是沙發,可以坐。”
池遲翹了翹腳“我知道啊。”
“可以坐,可以躺。”霍小茶一本正經地對他說,然后要把他從沙發拉起來。
池遲被他拉起來“誒,干嘛干嘛”
“我已經規定好了,這邊是爸爸坐的,這邊是我坐的。”霍小茶往沙發靠背貼新的紙條,“這邊是霍叔叔坐的,這邊是”
池遲愣住,這就有點嚴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