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仇恨楊娟也很好理解,誰讓楊娟是第二任皇后,而楊娟的長子先是取代了趙氏長子的太子位置,還成為第二任皇帝。
因此在趙氏看來,楊娟母子搶走他們母子的位置。而楊娟一直是心里藏奸,一定在夫君耳邊說過自己的不少壞話,就是為了報復當年自己搶走了她的正室位置。
在趙氏看來就要緊緊抓住夫君的心,努力排斥楊娟的到來,還爭取不讓楊娟生下那個聰明伶俐的長子。
沒有了夫君的偏私,再沒有了可以讓楊娟依仗的長子,楊娟就等于什么也沒有,因此她千方百計不想讓楊娟來到他們夫妻身邊。
嘖嘖嘖凌霄再確定了對方的所作所為后就有些看不上趙氏,重生并沒有讓趙氏增加了幾分智商,說到底她白活了很多年,竟然還是沒有勘破他們母子為什么不能上位的原因。
根本和楊娟母子沒有太大的關聯,雖然楊娟長子的能干也是加分項,但李二郎更多是為了讓皇朝延續下去。
即使沒有楊娟母子,也注定還有別人為李二郎生育下其他兒女,現在將軍府的孩子可是有好幾個別人生下的兒女。
萬一李二郎就沒有更好資質的兒子繼位,那么該怎么辦就不知道了,但瘸子里選將軍也要找個比較好一點。
趙氏的兒子繼承位置的概率太低,趙氏的娘家人在趙氏重生之后更加膨脹。走到最后一步,趙氏母子依舊無法走到最后。
因此凌霄推測李二郎最終還是會另外想辦法,畢竟妻族膨脹到威脅到了他的權利,之所以不放心趙氏的母子,很大的原因就是趙氏家族的勢力過大。
可惜的是趙氏大概一直不相信這種情況,在她心目里就是楊娟的錯,是他們母子搶走榮耀,讓他們母子不得不俯首稱臣。
而李二郎只怕是一心想著往外發展,并沒有察覺出來這個問題,才讓將軍夫人一次次成功,也就造成歷史的軌跡發生了偏移。
由此可見作為女孩子也應該多多學習,即使不怎么太感興趣,也要多少了解一下。要是趙氏學習過史,就會知道沒有楊娟,她最終也不會成功,反而加速了夫家和娘家的裂痕。
她大概從來就沒有想過娘家人會有一天取而代之,或者是讓想要這個一心想著娘家的女兒站在最高處,成為一個實權皇太后。
但李二郎一定會想這些事情,作為前朝的高祖皇帝的后裔對于外戚是有些防備的,畢竟前朝可是出了好幾個能干的皇太后。
比如說呂后,那可是面臨自己的夫君高祖皇帝變心的女人,當上皇帝的夫君竟然一心想要另立戚夫人兒子為太子,為此夫妻對決一場,高祖發現無法更改太子,由此可見呂后的牛掰
在呂后之后又出來一個竇太后,在夫君文帝死后一手扶助兒子景帝登上皇帝的寶座,后來兒子親政后依舊十分在意竇太后的意見。
等著景帝過世后武帝登基,竇太后依舊掌握著實權,甚至想要自己的幼子為帝,好在有大臣打消她的主意,才防止了叔侄之間的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