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根本做不到既讓女兒過后好日子,又能夠處處陪著女兒,他們和千千萬萬的普通父母親一樣,需要老老實實工作來掙那一筆來之不易的薪水。
他們自己知道自己不是所謂的龍,自然也不會強求女兒成龍成鳳,之所以一直堅持女兒念書,甚至花費巨款讓她留學,就是為了讓女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雖然念書不一定會讓女兒過上好日子,但絕對要比大字不識幾個的要好很多,別說文憑不重要,沒有這個文憑就根本無法進入某些地方應聘。
他們夫妻兩個人是真的愛女兒,處處為她著想,不愛女兒會拿大筆的錢讓她去留學讓她去鍍金
只是后來事情的發展讓他們兩人有些后悔讓女兒留學,出去后的她除了學費外還另外在日常中花錢不少,但后來他們才知道女兒拿到文憑不怎么硬。
倒是她的口語大踏步變好了,以至于在家里講話時中洋文交雜在一起,讓當爸的人聽了感覺有些膈應,不明白女兒這是做什么。
誠然他也曾經學習過洋文,但時過境遷的他在日常工作中很少遇到,就算是為了職稱沒有放棄洋文,但他完全是啞巴洋文1,所以聽到洋文就如同鳥語一樣。
感覺這樣不好的他提出來沒有必要在家里中洋文交雜,他有些聽不懂,結果被女兒諷刺挖苦了一番,說“yd你做老師怎么能夠這樣竟然聽不懂我講的是最簡單的,這素質。”
甚至還連連撇嘴,讓做父親的一聽氣的想要揍人,結果沒有想到女兒直接站起來,直接給他扣了一個大帽子,說他想要搞家暴。
把做父親的人氣了個半死,他教給這么多的學生,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會氣人的年輕人,妻子連忙在中間調教一番,才沒有父女相殘。但家庭氣氛低迷,父女兩個人陷入冷戰中。
后來要不是他們夫妻兩個人忙于工作,只怕女兒留學歸來的第二天家里就要雞飛狗跳,但這一次的父女對峙,其實預示著他們夫妻和女兒之間注定不會平靜。
而他們夫妻兩個人那時候還是太年輕了點,根本就沒有想到女兒原本就不怎么安定的心,在經過自由香甜的空氣熏陶后變得更加激昂。
反正有父母親的血汗錢在,不需要她自己去打工,在她眼里的外國就只有一個詞形容花團錦簇,自然沒看到什么貧民窟。
后來她的父母在女兒跟著男人出走后探討過,只怕女兒早就不愿意回來,雖然人回來了,但那顆心卻遺留在那個地方。
后來女兒因為鍍過金的緣故去應聘工作,還是很輕松拿下職位,算是高工資,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女兒習慣當個月光族。
這還不說,甚至她自己說需要父母親的補貼,他們夫妻兩個人知道后很奇怪,女兒作為海歸的薪水不少,怎么不夠花的
后來才知道女兒衣食等方面要是的名牌,休息時喜歡去勝客、星客等等地方去消費,還有要所謂的名牌包包。
讓夫妻兩人無法理解,但女兒一口咬定其他同事們都有,她自然也要有,寧可飯不吃,也要把名牌包包買下來。
做親媽的一聽,差點不愿意補貼女兒,她可是知道名牌包包的昂貴,最可怕的是還常常更新換代,一般人家怎么夠霍霍的
要不是這段時間她發現女兒變得更加不好理解,她都不想給女兒一筆錢,他們兩個剛剛準備攢錢,先給女兒吧
做父母親不得不贊助了女兒一把,結果沒有上幾個月的班,女兒就辭職了,說是受不了辦公室的氛圍。
過后還是喜歡去那些死貴的名牌地方去,比如說某某客,讓夫妻兩個人實在是不明白女兒的想法,但她卻根本不睬他們,就是要去。
而他們兩個人忙著上班也管不了,對方根本不聽,一直強調自己是自由的。最后他們只能少給錢,沒有錢自然去不了那些花錢太多的地方。
之所以不愿意女兒去,是那些地方消費太貴,一杯咖啡幾十元,想要喝咖啡喝速溶的,量大管飽,不愿意讓女兒做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