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的老太太不會討厭孫女,雖然她身上流著兒媳的血脈,但也是兒子唯一的血脈,做祖母的人更要多想一下。
到底該怎么辦看著十分膽怯和慌張的兒媳,奶奶心里有了打算,打算和兒媳切割干凈,可以嫁人,人一旦變了心,十頭牛都拉不回來,要這種兒媳做什么
老太太想好了對策后就找來了兒媳的娘家人,把事情講了一下,說兒子也不知道所蹤后兒媳想要改嫁很正常,既然如此兒媳可以改嫁,但孫女要留下,對方答應了這個要求。
就這樣原主在失去了父親最強力的庇護后,又在幾年后失去了母親,這讓小姑娘不由變得更加沉默起來,她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如果有人發現這個問題進行糾正一下的話,原主的性子還能夠改一下,但她唯一的親人祖母為了謀生,根本顧不上管孫女的情緒。
要知道年紀一天比一天大的她不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她這個年紀原本是應該享福,但兒子一去不回頭。她不得不接著討生活,還要教給孫女生活、社會技能。
至于那個再一次出嫁的女人會怎么樣,孫女變得更加沉默,這兩個問題根本沒有放在老人的心上,反正她知道前兒媳再一次出嫁后就和她沒有什么關系。
至于孫女和她親媽將來會保持怎么樣的關系,老人此刻完全不想管,是完全想開了,她們母女將來自己決定就好,而她先好好活著,爭取能夠活到孫女成年,這個目標希望能夠達到。
之所以完全想開是她看透了,每每想到自己親兒子作死后一去不復返,就想要爆打那個不聽話的兒子。
當初她三令五申不讓他去太危險的地方,但兒子指定不聽她的話,才會活不見人死不見尸,真的是不聽話。
之所以會留下自己的孫女在身邊,也是因為看在她早就看透兒媳再一次出嫁的結果大概率會有了新人就會忘記舊人,不單單是男人對女人,女人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谷菔尤其是女人再嫁后往往因為相處的時間不一樣感情有所變化,后面生的孩子更加小,而人往往偏愛小的弱勢的一方。
時間長了,前兒媳只會漸漸疏遠前面的女兒,不單單是怕后來的丈夫吃醋,也因為她又有了兒女,自然沒有時間接著照顧大孩子。
要是小姑娘跟著親媽長大,很有可能變成不花錢的小女仆,幫著親媽在繼父家里做家務,等到長大點就嫁出去。
奶奶自然早就看透兒媳,她不是一個壞女人,但也不是一個會把前夫的女兒看成自己掌上明珠的女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有可能護不住原主。
這些年來一直是老人家負責養家,尤其是在兒子不知所蹤后更加憂心,偏偏她的兒媳根本就沒有掙錢的能力。
她才會在年紀一大把還堅持努力工作,就是想要給兒媳和孫女攢一些錢,萬一她有一天死了,也不至于母女兩個人活不下去。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家做家務的兒媳趁機另外找人,不愿意為兒子守下去,她作為婆婆第一個念頭就是對方很可惡,好想打人。
但轉念一想兒媳做的錯了嗎讓一個女人一直等一個不太可能回來的人,她作為女人知道這樣很難,算了,兒子走了,她還強求什么。
還有她敢破釜沉舟提出來自己的想法,就代表著她實在忍不住,有時候留的住人,卻留不住那一顆心,心要是飛了,早晚會留不下的。
不過她讓兒媳把有可能帶著的孫女留下來,在奶奶看來孫女跟著她比親媽好,她是孫女的親奶奶,不會虧著兒子的血脈。
為此她特意拿出來一小筆錢作為前兒媳出嫁的陪嫁,前兒媳也就沒有想要帶上女兒,因為看出來前婆婆是不愿意讓她帶走。
再婚后的她很快就懷上了,一開始還記得聯系一下女兒,畢竟怎么也要表現一下,但很快就顧不上原主,開始了孕吐、孩子出生的新家庭占據了她所有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