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身公主的她即使落魄了,也完全做不到穿粗糙的麻衣,還有吃那些帶著石子的面包,更不可能去住低矮的房子,她絕對無法過那種平民的生活。
要知道之前的生活中她都是有專門的人服侍,逃出來后雖然還是有人跟著,但在她看來如今節儉到了不可能節儉的地步,真的無法再節儉。
可即使是這樣,在一般的平民眼里她還是屬于那種揮霍無度的女人,花了太多的錢買了無用的東西,很快就要換新的,屬于那種敗家娘們。
可作為亡國公主的她已經感覺自己活的很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忍了又忍,沒有再生的錢財的她不得不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掉了檔次。
就仿佛某些人習慣穿著的衣服原料,從云錦、宋錦、香云紗變成普通絲綢,在外人眼里不都是絲綢嗎但在懂行的人眼里就知道自己的生活明顯掉檔。
這種痛苦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司馬光的文章訓儉示康里說:“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易,由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存”
人類的痛苦在很多時候不能共通,站在兩個立場的人屬于彼此不相融的階層。因此平民無法理解公主的難處,只會覺得她無比的矯情和惡心。
覺得自己活得無比的憋屈的亡國公主也無法理解平民的痛苦,對于公主來說,平民等同于貓貓狗狗,完全不需要在乎什么痛楚。
亡國公主在逃出來還以為自己帶著的東西足夠花用,但很快就發現吃喝拉撒睡處處都要錢,后來她當初亡國時帶來的錢財還是漸漸支撐不住自己花銷。
即使她一再節衣縮食,還是眼睜睜看著自己快要淪落到吃穿發愁的地步,不得不低下頭開始了自己到處的借住生活,自然吃了不少氣。
畢竟人家原本都是有妻有子,甚至還有情人,多了一個亡國公主,豈不是撬走自己的墻頭難免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亡國公主過的不好。
這一點站在另一方看來很正常,她們彼此之間就是敵人,為什么會對敵人好萬萬不可能放過自己的敵人,因此她們之間必然有著爭斗。
在這個過程中亡國公主一般處于弱勢,誰讓她的身份屬于亡國公主,也就是說沒有一點點娘家助力,因此在爭斗中處于弱勢。而男人多是喜新厭舊,漸漸她不得不換個地方生活。
金發美人就是在這個情況下長大的,她也曾經想要長期留在一個地方生活,這樣子可以系統學的淑女應該學到的東西。
可惜的是別人家永遠不是自己家,住上一段時間就要離開,主人家和其母有著一些不可言說的行動,女主人自然很不樂意,在言語上擠兌亡國公主。
亡國公主屬于那種心思敏感的人,被人三番五次教訓后心情抑郁的不行,又在幾年后換了好幾個地方,更加變得心思敏感起來,后來就一病不起。
金發美人從小到大跟著母親一起生活,也跟著一次次遷移,在這個過程中她知道了權勢很重要,才不會被一次次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