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有人鉆空子的。
其實對于原主的價值觀,凌霄并沒有想要指責什么。
也沒有想要動用原主的錢財,經歷多個世界后她看事情有變化。
比如說曾經看過的神話西游記,這里面不單單是猴王反抗。
還有太多可以深挖的部分,比如說書的結尾部分,唐僧師徒四人去取真經。
他們是經過不少次磨難后終于到達大雷音寺見到佛祖,以為就此拿到經書,可以傳達出去。
結果還是燃燈古佛出手后,已經踏上歸程的師徒四人才發現佛祖弟子們給他們的是一些無字真經。
的確是真經,但無字,那么怎么閱讀就算是唐僧是金蟬子轉世,也不認識所謂的無字真經,何況其他人。
師徒四人就找回去,佛祖知道后哈哈大笑說“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
大體上的意思是說那些人無法觀看無字真經的人,都是愚昧之人,要是不愚昧的話,就可以閱讀真經。
而愚昧之人可以閱讀的有字真經之所以沒有給,是因為他們師徒四個人在拿經文時就沒有布施。
怎么可能有經文現在就不興白嫖你看只是給某某人念了一卷經,他家就給了多少黃金。
佛祖還感覺受收少了,說是賣賤了,這話說的挺有意思,叫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到了這時候再回想一下,這不就是說窮人不應該想著聽人念經,因為沒錢。
根本拿不出來那么多的金子做出場費,這種情況根本不會少收錢。
因為收少了掉價,怎么讀都是有些意味深長,這情景很有趣。
真真是令人感覺到金錢的魅力,帶著很多更多的意味。
凌霄不得不承認名著都是帶著很多的魅力。
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深挖一下。
越是知道多,越是知道有所不足。
才會在穿越好幾個世界時求同存異。
并沒有強制那幾個世界的原主一定要和她三觀一致。
這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情況,三觀因為彼此的經歷有著不同。
而比如說這個世界的原主之所以接受這一筆遺產,更多是想過自己的未來。
凌霄也明白要是原主一直不會結婚的話,那么意味今后的她一定會住進養老院。
或者是在家自己養老,如果行動不便的話就一定是要專門請人照顧,這是有一定風險的。
不管是養老院,還是所謂專門照顧人保姆,都有可能遇到那種喜歡欺負老人的沒素質的家伙。
而沒有自己親人的監督更加是有可能出事的情況居多,那么等到養老時會有些小事需要小輩的幫助。
想要過好就要早做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錢凌霄很贊同原主想要有錢的想法,這是為了原主將來活著好,事實上有錢可以讓自己活得時候不需要考慮太多。
原主曾經幫助一個人,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小事,但另一個當事人卻認為這是大事,事情過去后原主就把這件小事忘記,但另一方的當事人并沒有忘記,就留給原主一筆錢財。
這還是凌霄穿過來后才發現其中的原因,那么凌霄也明白了那一筆遺產為什么給原主,她希望原主過得好。
自然是明白原主有錢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了錢財,才能夠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等著別人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