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難民在離開前大都是很感謝,因為他們大都是最弱的一群。
沒有陶家他們有可能在路上就起不來,凌霄沒有多說,祝一路順風。
凌霄帶著人去了京城的別院,這是原主親娘留下的嫁妝,那里是大房的家。
到了京城后就順便把堂妹堂弟送回去,畢竟他們兩個人都是二房的人,早早送走好。
凌霄在路上琢磨著怎么辦陶家的祖田是跑不掉的,但也輪不到她出面,陶家自然是有人去處理。
以她的感覺種田是發不了大財的,因為在這種主要是依靠人力種植,卻有沒有搞專門研究的社會里,種田就是屬于靠天吃飯。
想了一下她暫時沒有打算買些土地,一是沒有沒有太多的錢財,二是土地應該屬于那種人人搶著要的,一般應該是沒有機會買到好的。
在凌霄盤算著事情時,京城陶家的人也知道了事情不對,“什么發大水了”李氏一聽有些急眼,要知道她可是生了三個孩子。
結果大郎還沒有等到成年就夭折了,讓一直以為自己有本事生了一個長孫出來的李氏大受打擊。
她在一怒之下把那些服侍大郎的奴仆都打個半死,最終賣掉,但兒子大郎還是活不過來。
好在是她后來有生了一個小兒子,簡直那就是她的心頭肉,恨不得捧在手里保護。
后來婆婆來信讓他們把孩子送回去,說是公公現在特別想念孫子孫女。
就連討厭的大房孫子輩的都占了不少便宜,婆婆看了后心痛。
一聽說能夠多撈錢,李氏自然是相當的心動。
要知道國人一直是長子繼承制,
按著規矩家里的財產大是要給嫡長子。
作為嫡次子可以走走關系,在一些地方沾光。
但在繼承權上無法做出更改,但長輩的私產則是可以。
夫妻兩個人為了錢財。最終選擇讓兒女回去一起去沾光。
但他們夫妻怎么也沒有想到的是。族地那個地方里竟然發大水。
李氏聽了這個消息之后,一下子撅過去,她絕對不會想著讓兒女送命。
如果早知道是這樣的話,她寧可孩子們沒有去,有錢和有命做一下選擇要命。
她的兩個孩子這就是去送命,還是被他們做父母親的送過去,這怎么不令李氏傷心絕望
雖然這時候就算是正房夫人沒有孩子,一般也不會影響她的生活,但絕對不會有太好的日子過。
所以李氏在叫了一聲“兒啊”后就昏過去,后來等郎中給看了之后說“夫人應該是內急攻心,思慮太多,好好調養一番。”
等李氏清醒后默默地流淚,她咬著牙齒,怎么會走到這一步要是早知道,她根本就不會讓兒女去爭什么財產,她只要他們活著就好。
現在也不知道他們怎么樣了,她緩緩地坐起來,自然是發現她的夫君不在,畢竟除了她這個妻子外,還是有好幾個妾室的,他自然不會一直陪伴著生病的妻子。
她是早就知道這種可能性,但在看到這一幕時李氏還是感覺很不爽,這是他們夫妻兩個人的孩子,按說兩個人應該是相互安慰一番,而不是裝作不知道,可恨
李氏的臉扭曲了一下,在她心里兩個孩子,尤其是小兒子最讓她惦記,到了這時候她需要安慰,卻根本沒有,這怎么不令她痛恨他們。
她當然不知道也不會認同陶大人的想法,他是在意嫡子嫡女,但那些庶子庶女也是他的孩子,在難受程度上是有所區別。
在他想來反正還有其他孩子在,就算是李氏以后再也生不出來,找個機會把一個庶子記在夫人名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