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的輪到她自己時才發現想要活著,在這一刻她突然間有些后悔。
她曾經以作為長輩就可以為所欲為,可卻發現大兒媳有手段讓她有苦說不出來。
她屬于繼室,根本就沒有機會拿過伯府里的中饋,一直以來就無法抗衡過那幾個兒媳。
搞清楚自己的地位后立馬改變了策略,還是想著怎么讓自己活得更加自在為上,不要硬頂著。
不過還是有些不爽,她之前按在娘家時活得很不自在,還以為做伯府的老夫人就可以活得比較悠哉。
雖然她也知道夫君的嫡長子比她還要大,令她感覺十分的懊惱,但在禮法上占據上風,因為她是長輩,那么活著就可以說是十分的痛快。
但很快碰了幾次壁后,她才知道自己還是不行。作為繼室她的娘家就是比較差的那一種,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娘家可以作為自己的支撐。
等到她有孕后終于得到了最重要的待遇,她很聰明,很快就知道自己唯一的活路就是生下自己的兒子。
懷孕之后的她終于消停下來,伯府上下也是暫時取得了平衡,后來的日子讓她明白老實點比較好。
伯府里的資源早就被前面的幾個拿走,她想要自己的孩子過的好,還是不要和伯府的人鬧翻。
這個變化是因為她的奶娘在她懷孕后到了她的身邊,奶娘屬于會過日子的人,特意點撥。
她終于明白過來,夫君的年紀差得這么多,只怕兒子是要靠兄長、侄子們的提攜。
她如果一直想要小兒過的好,絕對不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打壓兒子、兒媳。
她一開始以為小兒的幾個哥哥就算是比她大,可他們也要乖乖地跪下。
如果這么做,也許他們對她這個繼母表面上還要比較尊重。
其實心里只怕是要記仇,以后有苦頭讓她吃。
這樣被奶娘分析一番后她也不敢太過分。
畢竟那幾個兒媳的家世也不會弱。
萬一得罪狠了,有人算計小兒子怎么辦
這個可能讓她心里很不滿意,卻有無能為力。
因為兒子到了七歲左右,就不會跟著親娘一起生活。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是很輕松的事情,她絕對不想這樣子。
她不喜歡自己的夫君可以做自己祖父的男人她能夠喜歡才怪。
她愛的是玉郎那樣的神仙顏,但不管不怎么樣她對自己的孩子有感情。
而且她知道伯府總有一天會分家,她作為繼室還是跟著親生兒子好,這一點很重要。
要是沒有親生兒子,她這一輩子就只能是看著別人的臉色過日子,聽了奶娘的話她一下子老實了。
后來的她笑過曾經的自己,竟然想著在伯府里作威作福,這想法根本就是太幼稚,那是自我感覺太好。
如果伯府的人行事陰狠一點的話,直接就讓自己名聲掃地。她后來就變得老實很多,等到夫君死后就搬離了原本的院子,去了偏僻的地方。
也不要求晚輩們天天來請安,各自活得比較自在。之前的她曾經以為伯府的人都是一些糊涂蛋,但后來才知道也許他們伯府家里的人不怎么通文,但其實他們并不是糊涂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