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燕王比較贊賞陶家,那么不如去試試在世子那里搞事,說些似是而非的話,比如說陶家大娘子之所以沒有出嫁是因為她喜歡的人是女的,也就是說
當然這個說法被世子知道后直接暴力鎮壓了,賀琿見過凌霄,自然是知道對方屬于那種很有水平的人,和妻子根本就沒有那種關系,事實上妻子身邊的人知道大罵,因為她們兩個人根本就是清清白白。
但不違言的是世子接到了不少陶家很差的消息,他倒是不怎么相信,但想著利用這個機會讓陶家人遠離自己的妻子,就有些放任對方。
事實上衛隊的人有些感覺陶家人太過強勢,但不得不承認要是沒有陶家人的領導,只怕死傷的人太多,他們這些人也不知道能有幾個活過來。
僅僅這一點,就讓有良知的他們不會說陶家人的壞話,但因為衛隊上的人一直以來屬于同一個團隊,就算是知道不對也沒有站出來反對。
還有人專門找那個心里對陶家很不滿意的孤兒,許下很多條件后就有不少壞的消息傳出來,什么苛待孤兒,到了燕地里就像是打發叫花子一樣打發掉他們。
而大部分跟著過來的孤兒在十八娘出家后,和五郎一樣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大都不在燕王府所在地,根本就無法平息這個流言。
很多人知道所謂的消息后都是人云亦云,紛紛在后面傳話而已。當然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消息,反而陶家自己的人因為蹲在家里不怎么聯系其他人,倒是不怎么知道。
世子聽說后就去看了一眼那個人,就發現他看上去活得是十分滋潤,他問了一下情況,有明眼人根本就不認同苛待孤兒這個傳言。
因為大家沒有眼瞎,那個孤兒說上去很可憐,但從一開始就是那種一看日子過得很不錯的人,他有著自己的馬匹,穿著衣服、皮甲、武器都是比較新的,這是一般人家都做不到的。
另外說苛待他,整個人長得是身高體重都是富裕人家出來的,甚至后來大家一問像是叫花子一樣打發,后來才知道大約是一百兩銀子。
事實上燕地分家,能夠給一百兩就是挺好的,那還是自己的爹娘,而一個孤兒,竟然被分到這么多,簡直就是太有良心了。
事實上在流言被傳播后很久后,大儒才知道這個傳言,他到了燕地后感覺太冷,基本上在家里讀書,沒有和外人交流,也是知道得太晚。
聽了之后大怒,要知道他自己親自看著陶家怎么對待那些孤兒的,而后來又是怎么一回事,就特意找了給機會說出對陶家的想法。
所謂苛待孤兒是不存在的,當初陶家在逃出災區后有些孩子就沒有人撫養,是陶家出錢養活了那些孤兒,甚至都沒有讓他們簽賣身契,還是屬于自you人。
按說陶家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頂多是同鄉的關系,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人真的很少。大儒問了一下別人,有幾個能夠做到任好多個沒有任何關系的人住在自家
還有讓小孩子下地干活,誰家孩子不應該下地干活就連陶家的三郎五郎都要下地,為什么到他那里就是苛待白吃白住這些年,馬匹、兵器、盔甲都是陶家給予的,還有一百兩銀子左右的財產分給他,陶家怎么對不起他
大儒對那個出聲的孤兒很不滿意,因為他深受陶家的恩惠,竟然出聲說陶家不好,他的人品有問題,經過這一次大儒的反擊,燕王府附近的流言算是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