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妻子去世后,他們的兒女還不大,那是燕王妃拿自己的命換來的,他要替妻子看著他們長大,還要看著他們一個個娶妻生子,將來要給妻子說說情況,這就是燕王一直活下來的動力。
在兒子賀琿遇到同樣的問題時,燕王很快就發現了,他在心里同情了一下自己的兒子,這個孩子比自己還要懵懂,畢竟他吃醋的對象是女子。
如果不搞定這些事情,將來有可能會接著吃醋,看著兒子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燕王想要笑,自家兒子的心里障礙還是沒有解除,燕王還以為已經無事了。
賀琿有些無奈,他自己也知道不對,說出去反而讓人笑話,到現在也只能不告訴別人什么都藏在自己心里,尤其是這件事不能讓妻子知道。
燕王聽了兒子的話后有些無奈,兒子這些心態他都曾經有過,因為他們醋了的對象都是很優秀,就比如說他,即使他心里醋了,也知道大舅哥實在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有太多的人根本比不上。
甚至燕王不得不承認燕王妃之所以能這么優秀,全是因為大舅哥的功勞,當初大舅哥在父母親過世后擔負起責任,又當爹又當娘,把妹妹拉扯大。
這一點燕王在一開始就無法否認,但作為一個夫君,他還是感覺不滿意,為什么妻子更在意大舅哥才會引起大舅哥的退讓,離開燕都。
等到后來他發現大舅哥就是為了讓他們夫妻和睦遠離,反而遭遇了死亡后,這件事一直讓他心里十分內疚,有時候會在心里想如果當他不吃醋就好了,可說什么都晚了。
這件事他就沒有告訴妻子,生怕妻子知道后找自己算賬。他一點也不傻,要是這種情況被妻子知道,只會說自己心眼小,燕王常常在心里回憶起大舅哥的一舉一動。
后來等到妻子過世后,燕王會常常想起來曾經的一切,有些后悔,但又不得不說這一切都是命,他這個燕王一直還活著,妻子卻死了。
經過這些事情后他對夫妻之間其他問題搞不清楚,但對于做夫君的在妻子心頭還不如另外一個人這一方面,很有心得體會。
尤其看到長子這樣,多少年一直是老光棍,結果來了個小嬌妻,燕王能夠感覺出來兒子的感情,一下子就像是老房子著火沒救了。
在兒子兒媳兩個人的感情上,兒子自然要付出的多點,而兒媳的心里要掛念的人就多了點,除了自己的親弟弟,還有一個一直陪伴兒媳長大的人,兒子對小舅子還好點,說句不客氣的話,兒子的年紀足夠當小舅子的爹,那么他們感情還不錯。
但對于那位陶家大娘子,他能夠感覺出來兒子的郁悶,因為兒媳常常提到陶家大娘子,只怕在他們夫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她的印記,這種感覺讓兒子感覺很難。
燕王一直旁觀者,知道兒子心目中的情敵是兒媳的閨蜜,就如同他當初對大舅哥的感覺一樣,讓燕王不知道說什么好,怎么會這樣
他就特意調查了一番陶家大娘子,之前他們早就有過調查,但之前主要是把精力放在十八娘身上,也就感覺陶家大娘子很能干,其實并不怎么太在意。
燕王這一次仔細調查一番,感覺這位相當不錯。從資料上看這位閨蜜算是兒媳的師門師姐,他懷疑后來的兒媳其實是陶家大娘子的學生,名為姐妹,其實是師徒。
那也怪不得十八娘在嫁進王府后,陶家大娘子根本就沒有留在燕王府。而很有可能造就這個兒媳特別能干的人選就是她的閨蜜,怪不得兒媳這人為了閨蜜干出不少事情來,只因為她們之間的情分相當的深厚,對于兒媳十分惦記自己的師姐,燕王無法指責什么。
如果兒媳根本不在意對她有恩的陶家大娘子,那么燕王反而會感覺可怕,因為這個兒媳根本就沒有人情味,這才是需要注意的情況,燕王寧可兒媳在意曾經的朋友,這樣子才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
燕王搞清楚后,自然要開解一下兒子,省得一向感覺缺少感情的兒子,在處理感情時十分青澀,在和妻子相處時沒有走對路,反而有可能導致夫妻感情破裂,這對要上戰場的人是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