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在兄長要信鴿后就很清楚兄長想要做什么,對此她是贊同的,兄長一方面是想要保全楊家,一方面想要更上一層樓。
不要看選擇站隊很危險,但奇貨可居的故事告訴人們,一旦投資投對了,絕對會有大大的好處,而呂不韋要是沒有投資奇貨,一輩子也就是一個商人而已,怎么會成為一國丞相
凌霄接到了楊娟的信,說是想要讓凌霄給她培養出來信鴿,里面沒有談更多的事情,但凌霄和她做過同學,自然知道她的想法,也知道楊家人的想法。
想不到自己有可能再一次見證一個朝代的開始,對此她十分平靜,但還是有些興趣,可以近距離觀察著其他人的情況。
尤其可以近距離觀察世家豪族的情況,這年頭不要看世家一個個牛叉無比,有數量很多的族人,有不少書籍,也有專門的武裝力量部曲,但也一直有世家跌下來。
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民亂,因為土地大量被兼并后庶民們沒有了別的活路,要不成為奴籍,要不成為流民。
朝廷能夠收取的賦稅越來越少,可以當兵的人也越來越少,最終導致情況一再變壞,人們無法活下去自然起來造反。
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有不少人去死,所謂的世家更加容易成為靶子,畢竟很多土地都是世家兼并起來,也會有不少世家子弟拿庶民不當人看,積怨總是有。
而在陳勝喊出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后庶民心里并不是全是奴性十足的人,到了這時候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導致有不少世家毀在民亂中,或者被搶劫一空。
而原本負責保護達官貴人們的官府在整個天下亂了停擺了,什么法律、道德都蕩然無存,想要活著就會一直想著搶搶搶,可以說那種一直活得高高在上的人家往往會成為瀉怒的目標。
而這時候一旦世家的武裝力量部曲頂不住,自然會一塌糊涂,因為到了后來的亂民們經歷多了搶劫多了,更多人為了活著什么都敢做,真的沒有什么道德標準。
除此之外除了一些亂民組成的暴亂集團外,也有一些曾經的官員或者是豪族的人出來,趁機擴大了自己地盤。
凌霄知道很清楚,一旦皇權沒落下來,不單單各個地方受盡壓迫的人紛紛起義,就連官員們也有想著把皇帝取而代之。
也就出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而這時候要是再有北方游牧民族在北部虎視眈眈,可謂是內憂外患一起暴發。
活在亂世的人太悲催,內有所謂的義軍四處流動,好點多少懂點禮義廉恥,差點就是殺殺殺、搶搶搶,外有異族人的瘋狂打劫,在很多時候亂世中的老百姓就是待宰的牛羊。
在這個過程中勢必出現梟雄之類的人,也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說東漢末年的董卓,為了個人利益,就直接放火燒掉洛陽城,這個過程中有無數人死。
凌霄一想到這個情況就感覺頭有些痛,這又是一個亂世,而她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在這里活下去,帶著更多的無辜者活下去。
好在她早開始做好準備,在老爺子去世后一年,開始讓歡郎學習野外生存,還有讓每一個莊子里的人準備好干糧,一旦有事情就可以走人。
在這個過程中歡郎一點點蛻變,而凌霄看到天下大勢時就知道自己無法藏拙,更不要想著咸魚,還是想著怎么在亂世中活下來。
在大亂時代單單憑一個人的力量保全這個身體可以,但還要保住歡郎就很難說,這是源于凌霄后世的經驗。
現在的歡郎還比較聽話,但等再長大一些的話,他會有自己的小伙伴,他應該會有更喜歡聽從小伙伴的話,而不是她這個姊姊。
凌霄自然不會強令他不這么做,因為越是命令越是有可能起反作用,還是先樹立起來一個比較厲害的印象,讓他對她言聽計從,先過這段時間再說。
當然她也不想讓對方變成一個毫無思想的人,他長大后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強制他聽從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