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的鹽就完全好了很多,感覺是楊家的底下人都先整理了一番才會使用。后來問了一下,的確是這樣,盡量挑選出來好的鹽,除掉雜質。
楊大郎兄妹兩個人還算是不算太講究的人,其他豪族里的貴人們使用更好的青鹽,這就是有錢人的幸福,小門小戶人家的鹽就要差了很多。
e凌霄專門考察了一番那種粗鹽,發現粗鹽里面竟然還有一些石頭沙礫,要是不注意一不小心有可能崩壞了大牙,還賊壓秤,真的不知道讓她說什么好。
雖然她之前也知道會是這樣的情況,畢竟也來過古代好幾次。但經過好幾個世界后再一次看到這樣的鹽,的確有些無法接受,太粗糙了點。
后世里的鹽雪白雪白的,顆粒有很細很細的,也有粗粒的,鹽粒的粗細都要看用途。比如說鹽焗這種烹飪方式,就需要粗鹽粒,而不是細細的。
但不管是粗還是細的鹽,都是都是相當的干凈,很少能夠看到一點點雜質,那種里面有石頭和沙礫的情況沒有。
但古代就差了很多,而且粗鹽的賣相真的不怎么好,顏值超低,除了石頭沙礫外,有時候還有別的東西,鹽粒子大而且發黃,或者是黃褐色。
不單單是顏值差勁,要是嘗一下就會發現感覺不好吃,粗鹽吃上去除了正常的咸味外,還有些苦澀,那是一些礦物質在其中沒有分離的原因,怎么看都是很差的感覺。
好在是鹽的價格還是比較低,這種粗鹽雖然顏值超低,但對于窮苦人家來說能夠以相當低廉的價格拿到手就很不錯。
之所以能夠這么便宜,主要是因為在古代鹽屬于朝廷專營,當局不允許私人交易,這個政策相當正確。
這是為了保證一般人家的家人也能夠吃到鹽,不然鹽要是被私人把持著,只怕一般人連粗鹽都吃不起。
一般人是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只知道鹽便宜就可以買,就算是官鹽屬于很差的粗鹽,帶著一股苦味,也要吃。
也不是他們太好養,沒有什么味覺,而是因為他們很難掙到錢財,錢對庶民來說太難得到,相比之下他們寧可買顏值低、帶著苦味的海鹽。
其實那些來自海邊的粗鹽也是有人廢了不少力氣弄出來的,也很珍貴,要廢了不少力氣弄到海水,才能一點點熬出來。
凌霄記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海鹽制造,并不是使用鹽田曬鹽法,而是專門的鹽戶使用鍋子熬制出來的粗鹽,每天的產量根本不高。
有時候遇到災荒或者是大亂,甚至出現鹽船出現了問題,導致官鹽無法進入平民百姓家,長期供應不上鹽,很多人都沒有地方可以去買鹽,就會出事。
之所以會出事,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每一個人都需要天天食用鹽,要是不吃鹽就會沒有力氣,長期不吃鹽一定會出問題。
后世里有人說人類的祖先就來自海洋,每天必須補充進去一部分鹽就成為一個實證,側面上證明人類缺不得鹽。
因此人們在發現大事不妙時,要是有錢的話一定就要囤積一番鹽,雖然有官鹽的緣故讓鹽價不會飛漲,但當局出事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官鹽價格和數量。
如果沒有了官鹽的供給,鹽的價格就會飆升。那么買不到鹽的人就只能去買私鹽,因為老百姓不吃鹽不行,為了活著只能有鹽就要去買。
按說賣私鹽是違法的事情,抓住后算是重罪。但很多沒有了活路的人不得不走上販賣私鹽這一條路,一開始被逼,后來因為掙的錢多,舍不得離開。
凌霄在發現天下就要亂時就趕緊準備多存儲一些鹽,可看看官鹽的成色,怎么看都感覺不干凈的粗鹽,再一算價格,感覺要花不少錢。
這可不行劉夫子手里就沒有多少錢了,當初帶著那些甲士跟著去了賀家,雖然楊家大房給了一筆錢,劉夫子又給貼了一些,感謝他們陪著他接回來兩個孩子。
這些錢財花出去后就沒有多少錢,還要拿出來一大筆錢囤積一些別的東西,再去買一些看上去不怎么樣的鹽怎么看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