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范雎商量一番,覺得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就讓使者追上去送上一把劍,白起拿到劍后自殺而亡。
凌霄講訴完畢后看著歡郎幾個,他們自然看過這段歷史,當時還很不明白為君者為什么會這么做逼著白起去做,最終一代大將死掉。
之前的他們并沒有太多的想法,可今天被凌霄點出來在仔細思量一番后就感覺很不好受,白起絕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但他作為一個有本事的人,卻在君王想要打仗時提出一個很好的建議,結果非但沒有被君王接受下來,反而被君王懷疑,就算是生病也被強制上戰場,甚至還被逼著自刎。
明明有本事還是被逼死了,一時間幾個人沉默下來,凌霄緩緩掃過這幾個孩子還十分稚嫩的臉,很不客氣地問“你們現在是否還覺得只要有本事的人就一定活得好你們自個覺得自己比白起強”
他們聽后連連搖頭,彼此對視一眼都知道自己不一定能夠做到,他們也專門學過兵法,這是凌霄專門教授的,兵書上講的不多,以為很容易的事情。
其實真的要打一場就會知道戰場上形式多變,而且戰爭從來就不是幾個人的事情,往往要有成千上萬的人參與。
從參戰的人員,到后來的軍需供給,還有專門的安營扎寨,這都是要一一考慮的事情,此刻的他們都無法說自己一定比白起強,作為一代名將最終還是抵不住君王的命令。
凌霄看著幾個人有所悟,就接著說“并不是有本事的人一定會得到重用,當年的孫臏就是有大本事,在投奔自己師兄后被師兄心里嫉妒,師兄暗中下手,孫臏被挖去了膝蓋骨,成了殘廢。
好在孫臏在殘廢后看出來原因,連忙遠離了師兄,后來才有機會報仇,但殘廢了他再也沒有機會站起來。”
凌霄的話讓原本神采飛揚的孩子們一下子垂下了頭顱,雖然他們之前也曾經看過這些事情,但并沒有感同身受。
可就在今天凌霄的話讓他們感慨萬分,終于有了一些感悟,她對著他們說“我之前讓你們多多讀書,就是希望他們多看看歷史書后可以從中學到一些什么。
學到之后就可以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有些錯誤你們會發現還有機會改正,而有些錯誤根本沒有機會改正,因為人死了。”
凌霄之所以不讓歡郎他們外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古代的環境里一旦確定下來所謂的主君和臣下的界限,根本就無法擺脫出來。
除非主君死了或者是犯了什么十惡不赦的罪過才能夠棄暗投明,不然中途換個主君就會被主流社會的人恥笑,有可能被嫌棄人品不行,還會被人質疑是否喜歡背叛
所以在判斷某個人是否值得自己追隨時,不要只看對方說的是否好聽,說的再好,就算是天花亂墜也百搭,更要看看思想理念是否相合。
要不然就是再好的前途,如果彼此雙方的思想理念格格不入的話,絕對會活得很痛苦。不然那兩個人為什么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適合的君主只因為他們很清楚,愛惜自身羽毛。
凌霄的一通分析讓歡郎他們都傻眼了,在那兩個人言語中他們以為一定會遇到明主,跟著一定會君臣相得。
但凌霄說有這種可能性,但也有可能一開始相處的關系不錯,但最終是各有自己的想法,大面上過得去而已,君臣相得更多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而已。
在很多時候現實比想象中還要殘酷,就如同他們自己感覺還不如的白起,作為名將的他確定那一戰必敗,不想要打一仗。
而秦王則是另外一個想法,非要顯示一下秦國的國威,在大王看來那一戰必須要打,不打不行。
聽大王的話打輸了,要承擔責任,不聽大王的話也是砍頭的罪名,這也就是為什么白起明知道必敗,卻不得不上路領兵的原因。
而秦王一心以為白起避戰,明明白起病得走的不快,非但沒有體諒,反而令其自殺,白起長嘆一聲自殺身亡。
凌霄用現實告訴歡郎他們外出求一個功名并不容易,比他們想象中還要難,尤其君臣之間的關系很難相處。